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9253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李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各型冠心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冠心病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0分钟内缓慢注入,继之以1.0mg/min的速度静脉注入,维持6h,然后减速到0.5mg/min,24h总量不超过2000mg,用药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观察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疗效判断标准:房颤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率降至100次/分以下,室性早搏完全消失或较用药前减少50%为有效。结果 4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43/45 95.5%,副反应发生率2/45 5.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冠心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安全有效。

    【关键词】 胺碘酮;冠心病;心律失常;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66-02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快速房颤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积极有效地控制预后可有所改善,否则患者发生栓塞、心功能恶化及猝死的几率会显著变高。心律失常还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因此,要首先终止心律失常,特别是要控制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快速房颤及窦速,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下面是我科在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各型冠心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观察。结果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三部循环呼吸内科共收治45例各型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5-86岁,平均63岁。其中15例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窦性心动过速,5例心衰合并房颤,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早及短阵室速12例。排除标准: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低血钾、低血镁所致尖端扭转室速及QT间期大于0.46s,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所选择患者中有12例存在高血压病史,6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既往均不存在室早及房颤。

    1.2 治疗方法 所用药物为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50mg/3ml),首先应用150mg胺碘酮静脉推注,然后连续静脉泵入,配药方法:38ml5%的葡萄糖注射液+600mg胺碘酮(150mg/3ml),以5ml(60mg)/h的速度静脉泵入,6h后减速至3ml(36mg)/h,继续不间断静脉泵入,共10个小时,当心率降至70-80次/min,室早消失,快速房颤心率降至90次/min,或者房颤已转复,可以提前减速至3ml(36mg)/h,持续静脉泵入,当心率低于70次/min,要暂时停用。上述患者用药10-20h,心律失常的病情均得到控制。1例房颤患者24小时转律。前壁心肌梗死24h内加用6.25g美托洛尔,2次/d,口服,合并急性左心衰者72h后加用美托洛尔,以避免负性肌力作用增强。24h无效者停用胺碘酮,换用别的药物或加用其他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窦速、房颤及恶性室早患者在用药3h.6h.24h后有效率,72h心功能恶化率及2周死亡率及不良反应;还要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h.3h.6h.12h.24h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记录持续心电监护及体表心电图。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19例患者用药后24小时内都明显好转消失,72h偶发室早的4例患者未进行治疗也没有恶化,伴有窦速的15例患者12-24h有所好转,快速房颤的5例患者3-24h内转为窦性心律。上述患者均住院2周,经治疗后没有再发生心律失常,也无猝死病例。1例心律失常患者在用药后心室率减慢比较明显,1例患者发生Ⅰ0房室传导阻滞。24h内用药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血压轻度降低,24h后血压下降推测是与心肌梗死有关。心功能在用药后和用药前比较变化不明显。24h胺碘酮最小用量为600mg,最大达到1200mg,详见表1、表2。

    2.2 不良反应 治疗两周后对肺部进行CR检查,没有发现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眼部没有发生病变,甲状腺功能没有发生障碍。没有一例发生胺碘酮药物过敏。没有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胺碘酮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确切,可直接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及复极时间及不应期,特别是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更好,也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地位被指南确定。可安全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有心功能不全者。胺碘酮在我国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电生理作用包括急性和慢性作用,急性作用主要表现在钠钙通道阻滞,使Vmax下降、减慢窦房结、房室结的传导,抑制自律性、中止房和室的折返激动[1],静脉注射后1-30分钟达最大效应,停止用药后其药效能持续1-4h。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般指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发生的短阵室速或室性期前收缩,血流动力学没有发生明显的障碍。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发现,Ic类药物能够控制心律失常,不足之处在于其所造成的死亡率却成倍增加。SIS研究对抗心律失常治疗对心肌梗死伴无症状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其中,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总死亡率61%,显著降低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66%。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它能够阻滞多种钾通道,也阻滞钙通道及钠通道,还能阻断α、β受体,兼有阻滞Ikr Iks通道的作用,其中以阻滞钾通道的能力为最强,对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都能起到治疗作用,这是因为胺碘酮具有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有研究发现,胺碘酮能减慢窦性心率,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减慢心房、房室结及房室旁路传导[2]。胺碘酮对冠脉血管平滑肌能产生直接作用,增大冠流量,降低主动脉压及外周阻力,因此,其对心肌产生的副作用较轻。胺碘酮通过静脉应用,起效速度快,不良反应小。复律效果确切。可快速控制各种复杂的心律失常,改善血流动力学。胺碘酮能把心律失常的风险变小,避免患者发生猝死,能缓解临床症状,胺碘酮用药后在人体中分布广泛,肝心肺肾及脂肪组织均可分布,主要积蓄在脂肪组织,静脉用药后15-30min达药峰,其代谢主要通过肝脏,长期口服,清除半衰期可达20-100天[3]。本研究中2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恶性心律失常者使用胺碘酮静脉滴注,不超过24h即产生效果,不需要再加用药物,监测药效无异常反复,提示胺碘酮药效稳定可靠,降低猝死率的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较少。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药理学复杂,作用多样,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肺纤维化、致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胃肠肝病变、甲亢、甲减、皮肤光敏反应,共济失调等。但其发生率与计量和时间有关,短时间内发生率极低。静脉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临床用药要给予负荷量加维持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