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9259
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和药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温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采取措施对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与药理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其中男性有56例,女性有34例,他们的年龄在34-70岁之间。按照数字表的形式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4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氟西汀药物单独治疗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采取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药物治疗的方法。利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与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时间的治疗。结果 经过3个月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在症状量表评分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利用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上的焦虑状态与抑郁症状,具有良好增效作用。

    【关键词】 抑郁症;丁螺环酮;增效;药理;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71-01

    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发的以抑郁为核心症状的情感障碍与心境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病发率、高患病率的特征。其主要的黎础宁症状表现是动作减少、思维联想缓慢、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反复性头痛等。这种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与药理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90例抑郁症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其中性有56例,女性有34例,他们的年龄在34-70岁之间。按照数字表的形式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45例患者。经过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所有患者的评分大于20分,符合本组所研究的目的。排除服药依从性差、精神疾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氟西汀单独治疗的方法。每天指导患者口服40毫克的氟西汀药物,疗程为三个月。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口服氟西汀药物的基础上给予丁螺环酮药物,每天口服10-20毫克,疗程为三个月。利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与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分析。

    1.3 疗效标准 本组的疗效标准内容包括:一是无效,即患者的HAMD的减分率小于25%;二是显效,即患者的HAMD的减分率在50%-75%之间;三是痊愈,即患者的HAMD的减分率大于等于7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检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与药理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从图表2可知:经过3个月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1%,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干、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便秘等。

    3 探讨

    抑郁症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高复发率、高患病率、高致死率的特征。在临床中的具体表现是长时间的抑郁情绪,且超过一定限度,无法体会生活中的快乐等。这种情感障碍或者心境障碍可能会引起患者躯体功能出现失调现状,比如说局部躯体的疼痛、睡眠紊乱、食欲减退等。

    抗抑郁的增效治疗,即为了有效改善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而采用的辅导性的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所适用的对象是对单一的抗抑郁药的治疗方法存在不良反应或者很难根治抑郁症状的患者。当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抗抑郁增效药物包括甲状腺素、碳酸锂、丁螺环酮等。其中丁螺环酮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属于5-THI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和5-THIA受体进行选择性地结合可以产生较小的激动作用,可以弥补抗抑郁药物在抵抗抑郁症状时的不足,使得5-THIA的分泌量逐渐增加,进而达到平衡状态,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组所研究的90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药物的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氟西汀药物的单独治疗。经过3个月时间的对比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两周之后的HAMD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在新时期利用丁螺环酮药物治疗抑郁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HAMD评分,降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邵利,尚卫东.丁螺环酮对抗抑郁剂的增效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02):119-1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1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保健营养.下旬》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