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7
编号:13724574
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修补术在颞肌外与颞肌下的疗效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7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修补术在颞肌外与颞肌下的疗效比较。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1月我科收集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78例应用数字成型三维钛网行颞肌外(38例)和颞肌下(40例)颅骨修补术后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术后皮下积液、感染、出血、钛网松动,外观异常、疼痛、咀嚼受限等情况进行多方面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种修补方式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颞肌外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颞肌下组;术后舒适度方面,颞肌下组优于颞肌外组。两组术后皮瓣坏死、皮瓣感染、皮下积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数字成型三维钛网行颞肌下修补更接近生理结构,术后病人满意度高,功能恢复满意,较颞肌外组更符合临床要求。

    【关键词】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修补术;颞肌外;颞肌下;疗效比较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5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60-01

    额颞部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颅骨修补术不仅是保护性及整形手术,同时对颅骨缺损的脑损伤患者有治疗作用[1]。颅骨修补术在修补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1月收集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78例,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修补术后的临床资料,比较颞肌外与颞肌下的两种修补方式的疗效优缺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12年11月我科收集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78例应用数字成型三维钛网行颞肌外(38例)和颞肌下(40例)颅骨修补术后的临床资料,年龄16-72岁,平均源42.6岁。颅骨缺损原因:脑出血额颞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24例,外伤额颞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48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6例。其中双侧均缺损的9例,单侧额颞顶缺损69例。平均缺损面积为9.5cm×13.5cm,其中最小缺损面积为8.0cm×7.5cm,最大为,13.5cm×14.0cm。本临床观察组病例的纳入标准:患者第一次入院时病情严重,需手术治疗,均采用额颞顶骨瓣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意识清楚能满足随访要求。同意修补术式,无手术禁忌证,修补手术一般在颅骨减压术后2.5-6.0个月内进行。

    1.2修补材料均采用同一厂家的二维钛网。64排螺旋CT行颅脑薄层扫描,采集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及数字化电脑塑形。

    1.3手术方法患者在全身情况良好,神志清楚,无肺部感染,无颅内高压,颅骨缺损区皮瓣有塌陷,无颅内及术区皮肤感染灶。病例全部使用同一厂家的数字化成型钛网及钛钉,术前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沿原手术切口进入,切开头皮前用生理盐水作帽状腱膜下注射,沿帽状腱膜下间隙锐性分离皮瓣。①颞肌外修补组:分离层面为帽状腱膜与颞肌间,仅显露骨窗前后及上部,悬吊颞肌筋膜于钛网上,颞肌位于钛网之下。②颞肌下修补组:分离层面为颞肌与硬脑膜间,完全显露骨窗,悬吊硬脑膜于钛网上,剥离颞肌后扇形缝合于钛网上,颞肌作平骨窗缘的部分游离。两组在皮瓣游离过程中出现硬膜破裂者,术中予以严密缝合。对术区妥善止血,将术区硬脑膜缝吊在钛网上,将准备好的钛网覆盖骨窗,以钛钉固定钛网于骨窗边缘。头皮分两层缝,术后皮瓣下置入硅胶负压引流管一根,从切口旁引出固定,接负压引流球。术后常规抗炎,加压包扎,48-72h拔出引流管,术后7-8d后拆线。

    2结果

    2.1颞肌外修补组手术时间平均10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120ml;颞肌下修补组手术时间平均12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通过CT扫描判断恢复情况,从术后出血、皮下积液、感染、钛网松动等术后并发症以及外观、咀嚼受限、疼痛等术后舒适度等情况进行多方面的比较。

    2.2随访时间及结果病例出院后均随访,其中颞肌外修补组38例,颞肌下修补组40例,随访时间3-15月,平均8.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下,颞肌外修补组:皮下积液2例,外形异常3例,咀嚼受限1例,疼痛1例;颞肌下修补:组皮下积液1例,外形异常0例,咀嚼受限0例,疼痛0例;两组均无术后出血、感染及钛网钉松动。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疗效在钛网松动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但在外形美观、主观舒适度方面颞肌下修补组明显优于颞肌外修补组。

    3讨论

    随着额颞骨瓣减压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及应用,临床上遇到越来越多的颅骨缺损的患者。由于额颞部缺损严重影响美观,造成头颅畸形,常有头痛、头晕、局部触痛、焦躁不安、恐惧等症状,以及患者忧郁、疲倦及自卑可导致记忆力下降[1-2]。颅骨成形术不仅可以恢复颅腔生理密闭性,防止脑组织再次损伤,恢复了患者原有容貌,达到美观的要求,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神经、认知障碍[3],更为重要的是对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4]。一般认为通常选择去骨瓣术后3-6个月病情趋于稳定后行颅骨修补术。目前较理想的人工材料是钛合金板。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拥有明显优势,最大程度地符合生理解剖形态,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整形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颅骨修补手术有颞肌外及颞肌下两种手术方式。患者描述的主观舒适度欠佳主要包括术后外观不对称、疼痛及咀嚼受限[6]。采用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创面较小,减少了出血,不易分破硬膜。颞肌外修补会对翼颞窝处的颞肌造成卡压,早期患者的咀嚼会造成颞肌在钛网下缘反复摩擦,引起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发生,会使患者出现疼痛和咀嚼受限的问题,钛网松动发生机率增加。长期压迫导致颞肌萎缩,外观上出现不对称情况。提供咬合力的颞肌主要是前部肌束,位于翼颞窝处,后期就会出现咬合力下降。颞肌外颅骨修补术后修补材料外露、松动及局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行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做到了解剖复位,避免了颞肌的卡压,较少发生疼痛等症状,术后观察外形对称。我们认为,采用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值得推广。, http://www.100md.com(常志锋 王梅 王汉松)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