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28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浆-二聚体含量与病情状态的关系。方法将28例急性白血病患据白血病诊疗标准分为初诊组、持续缓解组、复发组,采用胶体金方法分别测定其血浆-二聚体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初诊组与其化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①初诊组、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持续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初诊组化疗前明显高于化疗完全缓解后(P<0.01。结论①急性白血病患儿在初诊、复发时-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完全缓解时降为正常,说明急性白血病初诊、复发时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激活,有继发纤溶亢进,随着化疗,完全缓解后继发纤溶亢进解除。②急性白血病-二聚体水平与病情状态密切相关,可以预测化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二聚体;纤维蛋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07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24-02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它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发病时骨髓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器官,抑制正常造血。白血病细胞处在克隆中时会停滞在发育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而丧失分化成成熟细胞的下一步的能力。骨髓及周围血象多为原始细胞,幼稚细胞。临床常表现为:①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②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常表现为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发热,常因正常粒细胞缺乏或功能缺陷等其他因素所致。感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