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474176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高丽静


第1页

    参见附件(1388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在认知心理治疗前和后2个月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以症状自评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简表进行评定并加比较。结果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SCL-90各因子分级针对存在的,疾病认知、社会歧视、缺陷、挫折、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8个症状因子。认知心理治疗后各个时点SCL-90各因子在两组患者入组时和治疗2个月后评分比较干预组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认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治疗效果持久。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认知心理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82-01

    康复期精神病人存在的问题以心理问题为主,年龄在18-45岁的病人心理问题较多。据报道,86.8%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性情绪;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有消极情绪者占15.3%,有焦虑感者占12.6%[1]。这种现象提示康复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2behavioral therapy,CBT)其着重改善患者的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训练,达到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关于CBT应用于精神科临床的研究报道,但尚未将CBT作为一种常规的心理治疗手段来对精神分裂症开展治疗。为此,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CBT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9年4月至2012年9月住我院的6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问卷,发现有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88KB,1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保健营养.下旬》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