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4
编号:13754072
隔姜灸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4
     【中图分类号】R 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148- 02

    隔姜灸是临床上常用的传统而有效的艾灸方法,早在《针灸大成》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生姜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艾灸热透能力较强,可补益温中、止痛散寒,隔姜灸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证。在现代临床运用中,隔姜灸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着独特的疗效,且临床运用价值日益凸显,现将其做作以简述,以供参考。

    1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西方国家其患病率在10%以上[1],我国社区患病率约为5.7%[2]。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久泻”范畴,多与饮食不节、七情不和、脏腑失调等有关,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命门火衰,运化失职,水谷不化而成泄泻;或是肝气不舒,肝脾不和,升降失职而成泄泻。张氏等[3]采用隔姜灸神阙穴的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神阙穴上置厚0.3~0.4 cm鲜姜片一枚(姜片以三棱针扎数个小孔),将枣核大小的艾绒置于姜片上点燃灸之,以患者可忍受为度,每次3~8壮,疗程为2周。治疗30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3%。蒋氏等[4]隔姜灸百会穴配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每次灸3壮,以局部潮红为度。7天为l疗程,共4疗程。同时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2粒(0.2g),3次/天,疗程4周。本次治疗观察的30例患者,痊愈3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毕氏[5]采用隔姜灸神阙穴及中药口服和留灌肠综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口服处方:附子15g、人参12g、柴胡12g、白术20g、白芍20g、莱菔子10g、香附10g、川芎9g、枳壳20g、炙草6g,日1剂。同时隔姜灸神阙穴,每日1次,以灸出矢气为度,并以大黄15g、川芎20g、炙草6g、黄芪30g、陈皮10g,共煎去渣取汁,冷却至35℃左右灌肠,每晚1次,保留30min左右。3天后症状改善,继续治疗10天,症状完全消失。粟氏等[6]采用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