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4
编号:13754226
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4
     【中图分类号】R 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288- 02

    子宫肌瘤为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迄今病因不明。已知其生长为激素依赖性。一般认为,雌激素是刺激肌瘤发生与生长的主要原因。近年证实,孕激素也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启动因子[1]。研究表明,与周围肌层相比,肌瘤中雌激素受体(ER)与PR含量增高;肌瘤在黄体期比卵泡期有丝分裂数增多。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孕酮同时应用时,肌瘤无萎缩。使用抗孕激素则可能减少肿瘤生长。分别用米非司酮50mg/d(10例)、25mg/d(10例)、5mg/d(7例)共3个月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4周时肌瘤体积缩小22%,8周缩小39%,12周缩小49%;25 mg/d与50 mg/d一样有效,但5 mg/d无效;所有患者均闭经。血清雌二醇(E2)及雌酮(E1)与基线值无差异。黄体生成素(LH)、雄烯二酮及睾酮在治疗初3周升高至2倍以上,第4周以后恢复至正常。脱氢表雄酮(DHEA)与皮质醇于治疗12周时升高。虽临床无多毛主诉,但不提示有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副反应有轻度潮热,没有因副反应退出者。1例(50mg/d)在试验结束主诉关节痛并有轻度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自然消失。这些不良反应与应用GnRH-a者中90%有雌激素过低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