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4
编号:13754250
浅谈x线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4
     【中图分类号】R 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309- 01

    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对X射线的认识不足,滥用X射线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在儿科表现更为突出。

    1 X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电子撞击物质的原子所产生的电磁波。在真空条件下,高速运行的电子群撞击到金属原子内部,使原子核外轨道电子发生跃迁而发射的一种能量。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自由活动的电子群,(2)电子高速运行的真空条件,(3)由适当物质做为靶面来阻止高速电子,使其转变为X线能。

    2 X线的特性

    X射线属于电磁波。波长范围为0.0006nm—50nm。用于X线成像的波长为0.031nm—0.008nm(相当于40—150kv时)。在电磁辐射谱中,比可见光的波长短,肉眼看不见。[2]

    2.1 穿透性

    X射线因其波长短,能量大,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X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X射线的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

    2.2 感光作用

    X射线同可见光一样能使胶片感光。胶片感光的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当X射线通过人体时,因人体各组织的密度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