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底部“胃泡样”巨型肺脓肿1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63-01
巨型肺脓肿发生在左肺底部像“肺泡样”改变,常易误诊。我中心结核门诊最近发现1例,诊断曾多周折、最后得到证实,故特提出报导。
男,58岁。两年前因左上浸闰型肺结核,并进行规则治疗6个月,病灶稳定后停止治疗。半年前出现恶寒,高热,大量浓性臭痰等典型的肺脓肿症状。曾在他院经多次X线检查,除发现左上肺结核陈旧灶外,均未发现左肺底部的肺脓肿,因此,一直延误治疗。
2011年10月再次到中心结核门诊复查,除左上陈旧病灶外,又发现左下肋膈角变浅,仰状位透视肋膈角清晰锐利。因疑“胃泡样”阴影可能为肺或膈下脓肿。侧位透视相当于左肺下叶后、侧、前内三个基底支。右前斜位透视液面加阔,后前位片观察洞壁境界清晰,呈“线样薄壁”,洞壁上方位于第九后肋、与第六前肋交界处,右缘却被心脏遮盖。液面位于第十后肋,与第七肋骨交界处,液面下方找不到胃泡。口服钡剂造影,于右前斜位片见,钡剂沿食道流入胃腔,“胃泡样气液平面肺脓肿的下方,出现了胃泡。
X线诊断:(一)左上陈旧肺结核;(二)左肺底部巨大肺脓肿(液平面约13公分)转入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96万,血红蛋白73%,白细胞8.600,中性69%,淋巴28%,单核1%,嗜酸性2%,血沉95毫米/1小时,出凝血时间均2分钟,痰:常规及浓缩阴性;培养: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痰检癌细胞二次均阴性。
治疗:采用大剂量抗菌素加胰蛋白酶气管滴入,再配合抗菌素肌注。
入院治疗一周后摄片,右下肺脓肿除有局部与胸膜粘连外,空洞已消失,病人继续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 http://www.100md.com(成关平)
巨型肺脓肿发生在左肺底部像“肺泡样”改变,常易误诊。我中心结核门诊最近发现1例,诊断曾多周折、最后得到证实,故特提出报导。
男,58岁。两年前因左上浸闰型肺结核,并进行规则治疗6个月,病灶稳定后停止治疗。半年前出现恶寒,高热,大量浓性臭痰等典型的肺脓肿症状。曾在他院经多次X线检查,除发现左上肺结核陈旧灶外,均未发现左肺底部的肺脓肿,因此,一直延误治疗。
2011年10月再次到中心结核门诊复查,除左上陈旧病灶外,又发现左下肋膈角变浅,仰状位透视肋膈角清晰锐利。因疑“胃泡样”阴影可能为肺或膈下脓肿。侧位透视相当于左肺下叶后、侧、前内三个基底支。右前斜位透视液面加阔,后前位片观察洞壁境界清晰,呈“线样薄壁”,洞壁上方位于第九后肋、与第六前肋交界处,右缘却被心脏遮盖。液面位于第十后肋,与第七肋骨交界处,液面下方找不到胃泡。口服钡剂造影,于右前斜位片见,钡剂沿食道流入胃腔,“胃泡样气液平面肺脓肿的下方,出现了胃泡。
X线诊断:(一)左上陈旧肺结核;(二)左肺底部巨大肺脓肿(液平面约13公分)转入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96万,血红蛋白73%,白细胞8.600,中性69%,淋巴28%,单核1%,嗜酸性2%,血沉95毫米/1小时,出凝血时间均2分钟,痰:常规及浓缩阴性;培养: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痰检癌细胞二次均阴性。
治疗:采用大剂量抗菌素加胰蛋白酶气管滴入,再配合抗菌素肌注。
入院治疗一周后摄片,右下肺脓肿除有局部与胸膜粘连外,空洞已消失,病人继续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 http://www.100md.com(成关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