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紧急救助 > 食物中毒
编号:13748280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8
     【摘 要】目的:查明食物中毒原因,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进行分析。结果:在1份剩饭和3份患者呕吐物中均检出生物学性状一致的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证实为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剩饭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21-01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a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case

    WANG Yan-ping MA Jing YANG Xiao-bo

    Research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ity YiChang](Yichang, Hubei,china 443005)

    【Abstract】Objective:Identify the causes of food poiso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od poisoning. Methods Combination of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for analysis.Results Leftovers at 1 and 3 were detected in both patients vomit the sa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cereus. Conclusion:Confirmed from eating with Bacillus cereus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contaminated leftovers.

    【keyword】Bacillus cereus;food-poisoning

    2010年9月7日,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校几十人疑似食物中毒,均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疾控中心迅速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了可疑食物、病人呕吐物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剩饭引起的食物中毒。

    1 流行病学调查

    当日上午在校食堂早餐人数为270人, 早餐后陆续有学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经对发病与未发病者进食情况的全面调查,中毒病例均在校食堂早餐食用炒饭,在发病前48h内无外出聚餐史,共有25人发病,发病率为9.26%。

    2 临床表现

    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无腹痛、 腹泻。发病潜伏期最短0.5h ,最长4h,平均2.5h,经静脉补液等对症治疗,中毒病例均已痊愈且无续发病例。

    3 实验室检测

    3.1 样本采集 以无菌操作采集剩米饭1份、患者呕吐物3份,置于无菌容器送检。

    3.2 检验方法 依据GB/T 4789.1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3.3 培养基和试剂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内。

    3.4 食物蜡样芽胞杆菌菌数测定 以无菌操作分别取25g剩米饭,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置均质器中制成混悬液,将混悬液稀释成1O-1~1O-5,分别取各稀释液0.1mL接种在两个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平板上,用L形棒涂布于整个表面,37℃培养24h。选择呈粉红色、周围有粉红色晕的蜡样芽胞杆菌可疑菌落,并从中挑取5个此种典型菌落做证实试验。剩饭中蜡样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计数为104cfu/g。

    3.5 增菌和分离培养 将患者呕吐物接种营养肉汤、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平板、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平板,在37℃培养24h后,营养肉汤有菌膜,振摇后乳化。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不透明、表面粗糙、融蜡状、灰白色菌落生长。在血平板上呈灰色粗糙的融蜡状、边缘不整齐、溶血。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平板上呈粉红色,周围有粉红色晕的可疑菌落。剩饭和患者呕吐物同时接种营养肉汤、SC、GN、7.5%NaCl肉汤、3%NaCl碱性蛋白胨水增菌,然后接种HE平板、Baird-Parker平板、TCBS平板,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

    3.6 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 挑取从剩饭和呕吐物分离的蜡样芽胞杆菌可疑菌落接种肉汤和营养琼脂做成纯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均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生化鉴定结果均为:动力(+)、卵磷脂酶(+)、酪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溶血(+)、甘露醇(-)、木糖(-)、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葡萄糖利用(厌氧)(+)、柠檬酸盐利用(-)、淀粉水解(-)、V-P反应(+)。根状生长试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生化分型为蜡样芽胞杆菌8型。

    3.7 双份血清效价测定 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各3份,用分离的蜡样芽胞杆菌做血清效价测定,3例患者恢复期血清均比急性期血清有4倍以上增长。

    4 讨论

    4.1 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GB14938—94)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2-1996),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为一起由进食剩米饭引起的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4.2 蜡样芽胞杆菌常污染淀粉性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一般认为当食物中蜡样芽胞杆菌活菌数达到105cfu/g才能引起食物中毒。本次检测结果剩米饭中蜡样芽胞杆菌活菌数未达到105 cfu/g,原因是前一日中午食堂未售完的米饭虽然放入冰箱冷藏,但是后来停电2小时,加之当时气温较高,达到30℃,且冰箱内食品摆放杂乱、拥挤,导致剩饭冷热不均,部分剩饭温度较高,蜡样芽胞杆菌大量繁殖,导致食物中毒发生。剩余米饭采集时已很少且冷藏,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发生食物中毒的部分剩饭要少。

    4.3 该次食物中毒提示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应重点加强学校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还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各级疾控机构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的职责,不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应急处置,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有效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马弋,郑向梅,陈慧,等,《常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验》[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76-184.

    [2] 张华丽,孙静,龙霞,等.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7 ,13(9):853.

    [3] 张爱萍,穆青辉.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J].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9,10(6):376., 百拇医药(汪艳平 马静 杨小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紧急救助 > 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