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145例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外一科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145例,以抗感染、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为基础治疗,配合局部清创换药处理,辨证口服中药汤剂。结果:总有效率88.3%。结论:中西医及内外科结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91-01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45例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或门诊糖尿病足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57例;年龄46~78岁,平均58岁;门诊患者15例,住院患者130例;糖尿病病程3~22年,平均9年。干性坏疽20例,湿性坏疽65例,混合性坏疽60例;Wagner分级:Ⅰ级23例,Ⅱ级87例,Ⅲ级35例。
, http://www.100md.com
1.2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糖尿病足患者符合Wagner分级[1],0级: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Ⅰ级: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Ⅱ级:有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Ⅲ级:有深度感染,常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Ⅳ级:局限性坏疽。Ⅴ级:全足坏疽。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坏疽或溃疡完全愈合;显效:创面渗出基本消失,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缩小原2/3以上;有效:创面渗出减少,少许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缩小原1/3以上;无效:创面无明显变化或坏疽进一步发展,转外科截肢。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1)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允许范围水平,一般空腹在6~7mmol/L之间,餐后血糖在7~9mmol/L之间。并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心、脑、肾等并发症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改善微循环:静点前列地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改善微循环;(3)抗感染:入院后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尽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做药敏试验,大剂量、高规格抗生素治疗,待培养结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
, 百拇医药
2.2 外治法 干性坏疽每日用1%碘伏棉球消毒,用灭菌纱布干包,但避免过紧,坏疽不能自行脱落者常规消毒下切除坏死组织后暴露,每日消毒。湿性或混合性坏疽每日换药2次,先用1%碘伏棉球消毒,再用双氧水清除脓性分泌物,脓成未溃者切开排脓引流,后以庆大霉素80万u、山莨菪碱40mg、胰岛素24u加入甲硝唑250ml中每日2次湿敷患处,待炎症控制、新鲜肉芽生长时改为消炎生肌散(组成:黄芪50g,当归30g,黄连25g,黄柏25g,连翘25g,双花25g,研细末,灭菌处理)干敷创面,外加无菌纱布包扎。
2.3辨證论治口服中药汤剂:如肢端发凉、麻木疼痛如针刺,患肢皮肤暗红或青紫或有瘀斑,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沉细而涩,辨为瘀血阻络,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10g,乳香6g,没药6g,川牛膝6g,鸡血藤30g,炙甘草6g);如患肢坏疽,局部红、肿、热、痛,脓液恶臭,渴喜冷饮,烦燥易怒,便干尿赤,舌质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辨为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方选四妙勇安汤和四妙散加减(二花15g,玄参10g,黄芪30g,当归10g,苍术10g,黄柏15g,苡米30g,川牛膝10g,甘草6g);如形寒肢冷,患肢遇冷痛甚,夜间痛剧,局部漫肿色白,触之微热,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辨为阳虚寒凝血瘀,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脉,方选阳和汤加味(熟地20g,炮附子15g,肉桂6g,麻黄6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6g,鸡血藤30g,黄芪30g,当归10g,生甘草9g)。2周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3 结果 临床治愈45例,显效62例,有效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8.3%。
4 讨论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以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病变[3],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4],临床表现为足部麻木、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甚至坏疽。
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 “消渴”、“脱疽”范畴,是消渴病晚期主要合并症之一,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5]。现代医学认为,患者本身长期处于一种高血糖、高血脂及高凝状态,加之下肢神经病变及多种诱发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从而造成官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肢端缺血、缺氧,再合并细菌感染所致[6]。
本研究从“三个结合(中西医方法的结合、内外科综合治疗的结合和整体与局部处理的结合)[7]”的方法入手,采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同时扩血管、抗凝、营养神经等支持疗法,改善血循环,增加患肢血供,并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同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辨证应用中药,标本兼治,或温阳或清热或养血或化瘀或合并使用,使药达病所,进一步改善了肢体远端的血运状态,提高了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了致残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Helfand AE.Assessing and preventing foot problems in older patients who have diabetes mellitus[J].Clin Podiatr Med Surg,2003,20(3):573-582.
[2] 郑筱萸.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3]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84.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95.
[5] 刘霞,冯长根.糖尿病中医药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03,44(4): 308.
[6] 刘连成.糖尿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354.
[7] 袁群,吴石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5):304., 百拇医药(王晖 杨玉龙)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145例,以抗感染、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为基础治疗,配合局部清创换药处理,辨证口服中药汤剂。结果:总有效率88.3%。结论:中西医及内外科结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91-01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45例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或门诊糖尿病足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57例;年龄46~78岁,平均58岁;门诊患者15例,住院患者130例;糖尿病病程3~22年,平均9年。干性坏疽20例,湿性坏疽65例,混合性坏疽60例;Wagner分级:Ⅰ级23例,Ⅱ级87例,Ⅲ级35例。
, http://www.100md.com
1.2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糖尿病足患者符合Wagner分级[1],0级: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Ⅰ级: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Ⅱ级:有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Ⅲ级:有深度感染,常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Ⅳ级:局限性坏疽。Ⅴ级:全足坏疽。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坏疽或溃疡完全愈合;显效:创面渗出基本消失,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缩小原2/3以上;有效:创面渗出减少,少许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缩小原1/3以上;无效:创面无明显变化或坏疽进一步发展,转外科截肢。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1)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允许范围水平,一般空腹在6~7mmol/L之间,餐后血糖在7~9mmol/L之间。并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心、脑、肾等并发症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改善微循环:静点前列地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改善微循环;(3)抗感染:入院后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尽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做药敏试验,大剂量、高规格抗生素治疗,待培养结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
, 百拇医药
2.2 外治法 干性坏疽每日用1%碘伏棉球消毒,用灭菌纱布干包,但避免过紧,坏疽不能自行脱落者常规消毒下切除坏死组织后暴露,每日消毒。湿性或混合性坏疽每日换药2次,先用1%碘伏棉球消毒,再用双氧水清除脓性分泌物,脓成未溃者切开排脓引流,后以庆大霉素80万u、山莨菪碱40mg、胰岛素24u加入甲硝唑250ml中每日2次湿敷患处,待炎症控制、新鲜肉芽生长时改为消炎生肌散(组成:黄芪50g,当归30g,黄连25g,黄柏25g,连翘25g,双花25g,研细末,灭菌处理)干敷创面,外加无菌纱布包扎。
2.3辨證论治口服中药汤剂:如肢端发凉、麻木疼痛如针刺,患肢皮肤暗红或青紫或有瘀斑,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沉细而涩,辨为瘀血阻络,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10g,乳香6g,没药6g,川牛膝6g,鸡血藤30g,炙甘草6g);如患肢坏疽,局部红、肿、热、痛,脓液恶臭,渴喜冷饮,烦燥易怒,便干尿赤,舌质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辨为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方选四妙勇安汤和四妙散加减(二花15g,玄参10g,黄芪30g,当归10g,苍术10g,黄柏15g,苡米30g,川牛膝10g,甘草6g);如形寒肢冷,患肢遇冷痛甚,夜间痛剧,局部漫肿色白,触之微热,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辨为阳虚寒凝血瘀,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脉,方选阳和汤加味(熟地20g,炮附子15g,肉桂6g,麻黄6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6g,鸡血藤30g,黄芪30g,当归10g,生甘草9g)。2周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3 结果 临床治愈45例,显效62例,有效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8.3%。
4 讨论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以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病变[3],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4],临床表现为足部麻木、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甚至坏疽。
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 “消渴”、“脱疽”范畴,是消渴病晚期主要合并症之一,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5]。现代医学认为,患者本身长期处于一种高血糖、高血脂及高凝状态,加之下肢神经病变及多种诱发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从而造成官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肢端缺血、缺氧,再合并细菌感染所致[6]。
本研究从“三个结合(中西医方法的结合、内外科综合治疗的结合和整体与局部处理的结合)[7]”的方法入手,采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同时扩血管、抗凝、营养神经等支持疗法,改善血循环,增加患肢血供,并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同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辨证应用中药,标本兼治,或温阳或清热或养血或化瘀或合并使用,使药达病所,进一步改善了肢体远端的血运状态,提高了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了致残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Helfand AE.Assessing and preventing foot problems in older patients who have diabetes mellitus[J].Clin Podiatr Med Surg,2003,20(3):573-582.
[2] 郑筱萸.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3]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84.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95.
[5] 刘霞,冯长根.糖尿病中医药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03,44(4): 308.
[6] 刘连成.糖尿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354.
[7] 袁群,吴石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5):304., 百拇医药(王晖 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