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报告
)
【摘 要】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93-0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此病患者常可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失眠心悸、手足心热、尿频失禁、烦躁易怒、善怒易哭、眩晕耳鸣、关节疼痛等症状[1]。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应属于“百合病”、“脏躁”、“郁证”等病症的范畴,主要由年老肾气虚衰、脏腑经络失养、气血阴阳失衡等原因所致,与心、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此病患者若单纯采取激素疗法和对症支持疗法,仅能治其“标”。而且,长期应用激素还可使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引起癌变。单纯使用中药治疗此病,短期效果不确切,见效较慢。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不但能够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还能明显的改善症状。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7例患者均为2009年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患者,其年龄在43~56岁之间,平均46岁,其病程为6个月至7年不等,其中有62例患者已绝经1~3年,有55患者未绝经。本组患者均排除了患有甲状腺疾病、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其发病时间为绝经前后0~3年,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診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妇产科学》(第7版)与《中医妇产科学》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标准:患者均有潮热出汗、易怒心烦及抑郁情绪诸症,多数患者有失眠多梦、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这些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检查时,均出现了E2水平降低、FSH与LH水平增高的情况。将本组11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为观察组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程均为3个周期。
, 百拇医药
1.2.1 西医治疗方法 ①口服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改善患者潮热、大量出汗和月经紊乱等症状,常用药为倍美力片、安宫黄体酮片。有些患者在服用倍美力片后会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呕吐等症状。此类患者可在晚饭后服用此药或在用饭时服药。如果在晚饭后服用此药仍出现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则可改用雌激素经皮贴片进行治疗。②同时使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钙尔奇D。同时应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钙尔奇D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的情况。③贴敷雌激素贴片。患者若患有慢性肝胆病、凝血功能障碍或不能口服激素类药物,可通过贴敷雌激素贴片欧适可的方法补充雌激素。④注重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改善其睡眠治疗。
1.2.2 中医辨证分型 目前,笔者认为,此病可分为以下3型:①肝郁胆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情绪抑郁、经常叹息、心悸胆怯、易恐善惊、坐卧不宁、胸胁、乳房胀痛、月经紊乱、舌质红、苔薄、脉弦细。②肾亏肝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五心烦热、烘热汗出、急躁易怒、心悸失眠、月经紊乱、腰腿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③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心悸不寐、恍惚健忘、表情淡漠、倦怠乏力、纳呆食少、经血淋漓不尽、舌质淡、苔白、脉细。
, 百拇医药
1.2.3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①肝郁胆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采取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治则,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安神定志丸加减,其方药组成是:柴胡、枳壳、香附、炙甘草、川芎、白芍、茯神、远志、菖蒲、龙齿(可在方中酌加淮小麦、磁石、当归、益母草、菟丝子等药物),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早晚分两次服下。②肾亏肝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采取滋阴益肾、平肝潜阳的治则,选用知柏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知母、黄柏、山茱萸、丹皮、天麻、钩藤(后下)、生地、石决明(先煎)、珍珠母、泽泻、桑寄生、杜仲(可酌加天冬、阿胶、当归、菟丝子、黄连、肉桂粉、酸枣仁、龙骨、牡蛎、淮小麦等药物),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早晚分两次服下。③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采取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治则,选用归脾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党参、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白术、茯神、远志、木香、炙甘草(可酌加仙鹤草、煅乌贼骨、桂枝、生地、麦冬等药物),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早晚分两次服下。
1.3 疗效标准 痊愈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 症状及体征有明显的好转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 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39例痊愈,有13例好转,有8例无效(其中有2例因故停止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34例痊愈,有11例好转,有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详见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体会
1932年,有医师首次提出使用雌激素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此后,临床上开始广泛地使用雌激素治疗此病。然而,在1995年、1998年和2002年,各国媒体陆续报道了一些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因不规范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这些负面报道使人们对此疗法产生了困惑和恐慌的情绪,从而使此疗法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潮。现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激素疗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具有整体调治、标本兼治的优势,也成为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资料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潮热出汗、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等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魏启亮.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9.
[2] 谢婧娴,张荣莲.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23., 百拇医药(刘晓彤)
【摘 要】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93-0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此病患者常可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失眠心悸、手足心热、尿频失禁、烦躁易怒、善怒易哭、眩晕耳鸣、关节疼痛等症状[1]。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应属于“百合病”、“脏躁”、“郁证”等病症的范畴,主要由年老肾气虚衰、脏腑经络失养、气血阴阳失衡等原因所致,与心、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此病患者若单纯采取激素疗法和对症支持疗法,仅能治其“标”。而且,长期应用激素还可使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引起癌变。单纯使用中药治疗此病,短期效果不确切,见效较慢。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不但能够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还能明显的改善症状。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7例患者均为2009年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患者,其年龄在43~56岁之间,平均46岁,其病程为6个月至7年不等,其中有62例患者已绝经1~3年,有55患者未绝经。本组患者均排除了患有甲状腺疾病、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其发病时间为绝经前后0~3年,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診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妇产科学》(第7版)与《中医妇产科学》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标准:患者均有潮热出汗、易怒心烦及抑郁情绪诸症,多数患者有失眠多梦、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这些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检查时,均出现了E2水平降低、FSH与LH水平增高的情况。将本组11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为观察组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程均为3个周期。
, 百拇医药
1.2.1 西医治疗方法 ①口服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改善患者潮热、大量出汗和月经紊乱等症状,常用药为倍美力片、安宫黄体酮片。有些患者在服用倍美力片后会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呕吐等症状。此类患者可在晚饭后服用此药或在用饭时服药。如果在晚饭后服用此药仍出现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则可改用雌激素经皮贴片进行治疗。②同时使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钙尔奇D。同时应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钙尔奇D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的情况。③贴敷雌激素贴片。患者若患有慢性肝胆病、凝血功能障碍或不能口服激素类药物,可通过贴敷雌激素贴片欧适可的方法补充雌激素。④注重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改善其睡眠治疗。
1.2.2 中医辨证分型 目前,笔者认为,此病可分为以下3型:①肝郁胆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情绪抑郁、经常叹息、心悸胆怯、易恐善惊、坐卧不宁、胸胁、乳房胀痛、月经紊乱、舌质红、苔薄、脉弦细。②肾亏肝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五心烦热、烘热汗出、急躁易怒、心悸失眠、月经紊乱、腰腿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③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心悸不寐、恍惚健忘、表情淡漠、倦怠乏力、纳呆食少、经血淋漓不尽、舌质淡、苔白、脉细。
, 百拇医药
1.2.3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①肝郁胆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采取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治则,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安神定志丸加减,其方药组成是:柴胡、枳壳、香附、炙甘草、川芎、白芍、茯神、远志、菖蒲、龙齿(可在方中酌加淮小麦、磁石、当归、益母草、菟丝子等药物),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早晚分两次服下。②肾亏肝旺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采取滋阴益肾、平肝潜阳的治则,选用知柏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知母、黄柏、山茱萸、丹皮、天麻、钩藤(后下)、生地、石决明(先煎)、珍珠母、泽泻、桑寄生、杜仲(可酌加天冬、阿胶、当归、菟丝子、黄连、肉桂粉、酸枣仁、龙骨、牡蛎、淮小麦等药物),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早晚分两次服下。③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采取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治则,选用归脾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党参、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白术、茯神、远志、木香、炙甘草(可酌加仙鹤草、煅乌贼骨、桂枝、生地、麦冬等药物),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早晚分两次服下。
1.3 疗效标准 痊愈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 症状及体征有明显的好转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 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39例痊愈,有13例好转,有8例无效(其中有2例因故停止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34例痊愈,有11例好转,有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详见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体会
1932年,有医师首次提出使用雌激素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此后,临床上开始广泛地使用雌激素治疗此病。然而,在1995年、1998年和2002年,各国媒体陆续报道了一些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因不规范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这些负面报道使人们对此疗法产生了困惑和恐慌的情绪,从而使此疗法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潮。现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激素疗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具有整体调治、标本兼治的优势,也成为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资料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潮热出汗、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等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魏启亮.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9.
[2] 谢婧娴,张荣莲.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23., 百拇医药(刘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