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急性肝功能衰竭43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护理并总结。结果:80%的患者痊愈或好转,6.9%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结论:除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 百拇医药
2 临床观察
2.1 精神情况观察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 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 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 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 百拇医药
2.5 小便观察 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尿的颜色和性质,如患者的尿量突然减少或无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 人工肝治疗的观察 人工肝支持治疗有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双重疗效。早期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高20%~30%,存活率达62%。但应严密观察穿刺针有无脱出血管、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注意观察血流量。
2.7观察食欲情况 患者肝功能受损时,会出现味觉、嗅觉改变,食欲兴奋减弱。胃黏膜淤血、充血、水肿,消化道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内食物积留,加上服用护肝、利尿药物的抑制作用,肠道细菌繁殖,产气、肠胀气。使食欲下降,出现顽固性频繁呃逆。
2.8 继发感染的观察 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对细菌及其毒素吞噬、清除能力降低。治疗中应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后,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和霉菌感染。
3 护理
, http://www.100md.com
3.1 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重,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应热情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使其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病情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以利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人工肝治疗室要严格消毒,室温22℃-26℃,恒温箱中的温度保持37℃,治疗室内备有血浆治疗仪、氧气、心电监护仪、恒温器、盐水、抢救药品及用物等;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补液通路;治疗中嘱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注意神志、生命体征,面色,肢端温度、血流速度、皮疹、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等。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治疗后的护理,拔管后常规按压穿刺部位30min后加压包扎固定,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2-4L/min;给予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食多餐,如过多进食蛋白质,可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甚至诱发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等;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敷料1次,尽可能不用透气性差的一次性贴膜,病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定时通风换气,以预防感染。
, http://www.100md.com
3.3 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出血的护理要强调预见性,即超前护理。对出血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详细记录出血量及性质,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大汗、烦躁,脉细速等,为再次大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患者突然出现的大量的呕血、便血常会极大地刺激患者,使之产生恐惧、忧郁、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等消极情绪,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3.4 减少肠道有毒物质产生与吸收 应禁蛋白质饮食,给予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适量脂肪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炸和辛辣食物。给予食醋10-20mL加水100mL灌肠每天1-2次,使肠内酸化,阻碍氨的吸收。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证静脉补给药物及液体,能进水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利小便,促进代谢,加速胆红素的下降和毒素排泄。
, http://www.100md.com
3.6 加强肝昏迷的护理 当患者有性格改变,理解力、定向力障碍,不能完成简单计算时,应考虑到肝昏迷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昏迷患者可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的缺氧情况,防止脑缺氧。给予鼻饲饮食,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营养代谢。有躁动者护士要加强看护,加用床档、约束带固定等安全防护措施,慎用镇静剂。必要时可以用水合氯醛灌肠。
3.7 预防继发感染 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止继发及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监护及重病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冷天注意保暖。定时紫外线照射。注意口腔清洁,餐后、睡前用0.05%甲硝唑漱口。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严格无菌操作,各侵入性管道保持无菌。保持床铺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动作轻柔,骨隆突处用海绵垫,防止褥疮的发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勤翻身,叩背,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 出院指导
, 百拇医药
包括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技能;注意休息及限制或禁高蛋白饮食等自身有关的诱发因素;按时服药,按医嘱用药,勿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门诊复诊和检查肝功能,发现乏力、小便黄等应即休息,及时就诊。
5 小结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并发症,是内科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除了以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宝凤.重型肝炎,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肝病杂志,1994,2:191-195
[2] 龚经文.程本芳 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0
[3] 申德林,王全楚,焦栓林.重型肝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12-14
作者简介:
郑燕(1980.10),女,本科,护师。, 百拇医药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 百拇医药
2 临床观察
2.1 精神情况观察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 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 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 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 百拇医药
2.5 小便观察 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尿的颜色和性质,如患者的尿量突然减少或无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 人工肝治疗的观察 人工肝支持治疗有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双重疗效。早期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高20%~30%,存活率达62%。但应严密观察穿刺针有无脱出血管、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注意观察血流量。
2.7观察食欲情况 患者肝功能受损时,会出现味觉、嗅觉改变,食欲兴奋减弱。胃黏膜淤血、充血、水肿,消化道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内食物积留,加上服用护肝、利尿药物的抑制作用,肠道细菌繁殖,产气、肠胀气。使食欲下降,出现顽固性频繁呃逆。
2.8 继发感染的观察 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对细菌及其毒素吞噬、清除能力降低。治疗中应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后,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和霉菌感染。
3 护理
, http://www.100md.com
3.1 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重,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应热情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使其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病情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以利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人工肝治疗室要严格消毒,室温22℃-26℃,恒温箱中的温度保持37℃,治疗室内备有血浆治疗仪、氧气、心电监护仪、恒温器、盐水、抢救药品及用物等;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补液通路;治疗中嘱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注意神志、生命体征,面色,肢端温度、血流速度、皮疹、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等。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治疗后的护理,拔管后常规按压穿刺部位30min后加压包扎固定,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2-4L/min;给予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食多餐,如过多进食蛋白质,可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甚至诱发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等;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敷料1次,尽可能不用透气性差的一次性贴膜,病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定时通风换气,以预防感染。
, http://www.100md.com
3.3 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出血的护理要强调预见性,即超前护理。对出血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详细记录出血量及性质,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大汗、烦躁,脉细速等,为再次大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患者突然出现的大量的呕血、便血常会极大地刺激患者,使之产生恐惧、忧郁、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等消极情绪,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3.4 减少肠道有毒物质产生与吸收 应禁蛋白质饮食,给予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适量脂肪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炸和辛辣食物。给予食醋10-20mL加水100mL灌肠每天1-2次,使肠内酸化,阻碍氨的吸收。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证静脉补给药物及液体,能进水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利小便,促进代谢,加速胆红素的下降和毒素排泄。
, http://www.100md.com
3.6 加强肝昏迷的护理 当患者有性格改变,理解力、定向力障碍,不能完成简单计算时,应考虑到肝昏迷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昏迷患者可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的缺氧情况,防止脑缺氧。给予鼻饲饮食,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营养代谢。有躁动者护士要加强看护,加用床档、约束带固定等安全防护措施,慎用镇静剂。必要时可以用水合氯醛灌肠。
3.7 预防继发感染 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止继发及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监护及重病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冷天注意保暖。定时紫外线照射。注意口腔清洁,餐后、睡前用0.05%甲硝唑漱口。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严格无菌操作,各侵入性管道保持无菌。保持床铺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动作轻柔,骨隆突处用海绵垫,防止褥疮的发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勤翻身,叩背,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 出院指导
, 百拇医药
包括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技能;注意休息及限制或禁高蛋白饮食等自身有关的诱发因素;按时服药,按医嘱用药,勿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门诊复诊和检查肝功能,发现乏力、小便黄等应即休息,及时就诊。
5 小结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并发症,是内科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除了以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宝凤.重型肝炎,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肝病杂志,1994,2:191-195
[2] 龚经文.程本芳 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0
[3] 申德林,王全楚,焦栓林.重型肝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12-14
作者简介:
郑燕(1980.10),女,本科,护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