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175
“T”型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关键词】T型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01-01

    胆道手术患者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加强“T”管的护理和观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现将2011年我院195例“T”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5例,其中男92例,女103例,年龄19~82岁。其中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炎123例,胆总管结石55例,胆道蛔虫并感染4例,胆管 癌13例;

    2 放置“T”管的目的

    充分引流胆汁,支撑胆道,防止发生胆道狭窄。

    3 置管期间的护理观察要点

    3.1 保持引流管通畅:护理中随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以免发生折叠扭曲现象,记录24小时引流量及性质。

    3.2 妥善固定防止“T”管脱落:术后应将“T”管用别针固定于床边。病人下床活动时应固定于衣服的最低点。固定时要为病人翻身活动留有余地。对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勿拉扯引流管。

    3.3 “T”管的引流袋定时更换: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定时做胆汁常规和细菌培养,平时注意引流袋的位置勿高于引流口,以防逆行感染。

    3.4 观察和记录:注意胆汁的颜色、性质、量。一般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为500-800毫升,并逐渐减少。引流管停留时间长,引流量多者,要注意病人饮食及消化功能。

    3.5 注意水电解平衡

    3.6 带“T”管出院的护理教育

    3.6.1 教会病人识别胆道梗阻的征象:排浓茶色尿及白陶土色大便;皮肤巩膜变黄、或皮肤瘙痒应及时就诊。

    3.6.2 告知病人胆道感染的征象:发热;引流出的胆汁有脓性。

    3.6.3 尽量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时可于“T”管处垫一中空的软垫,以免“T”管受压。

    3.7 拔“T”管指征及注意事项:一般术后3到5天做胆汁培养和药敏实验。术后10到14天,病人无发热,无腹痛,大便颜色正常,黄疸消退,胆汁引流量逐日减少,胆汁颜色正常,呈金黄色,澄清时,作T管造影,以了解胆管远端是否通畅如通畅可试行钳夹T管或提高T管,如有上腹胀痛,发热,黄疸加深等情况出现,说明胆管下端仍有梗阻,应即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如钳夹T管48小时后无任何不适,方可拔管。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器械和一次性物品的改进,目前的T管材质由原来的乳胶变为硅胶或硅橡胶。其对病人刺激小,以致窦道形成晚,所以术后10到14天可以夹管,待一个月左右拔除。拔管后1到2天可有少量胆汁溢出,应及时更换敷料,嘱病人左侧卧位。如有大量胆汁外溢,病人主诉腹胀、腹痛,出现腹膜炎应考虑胆漏,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拔管后还应观察病人食欲以及体温和大便情况。

    4 体会

    胆道手术后T型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 百拇医药(曾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