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胶囊治疗颈椎病200例分析
【摘要】探讨颈椎病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以威灵仙胶囊辅以硬膜外滴药治疗后效果。选颈椎病200例,口服威灵仙胶囊每日二次,每次4—5粒,其中60例应用颈椎硬膜外腔滴药。治疗后症状消失135例(67.5%),缓解45例(28.5%),无变化20例(10%)。认为应用此方法治疗颈椎病有效。
【关键词】颈椎病;威灵仙胶囊;硬膜外腔滴药。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77-01
1 治疗方法
1.1 威灵仙胶囊配方 乌蛇60g,威灵仙72g,当归36g,防风36g,土鳖虫36g,血竭36g,透骨草36g,乳香42g,没药42g,延胡索42g,五灵脂36g,将上述方剂研成粉面,装入空心胶囊内,每日二次,每次4—5粒口服,每月1个疗程,一般为1—2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2 颈椎硬膜外腔滴药 本组有32例因病情较重给予硬膜外腔滴药,患者曲膝侧卧位,C7—T1椎间隙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cm硬膜腔内,经导管注入0.5%利多卡因3ml试验量,无脊麻等并发症后缓慢滴入配置好的复合液(0.9%氯化钠50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15mg+维生素B10.1—0.2g+维生素B12 500—1000ug),以16—20滴/分钟速度滴入。滴药次数1次6例,2次19例,3次5例,4次2例,一般每周一次。
1.3 本组有80例用手法行牵引,推拿,按摩。
2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22例(61%),女性78例(39%)。年龄41—50岁72例(占36%),51—60岁63例(占31.5%),61—70岁50例(占25%),>71岁15例(占7.5%),中老年患者居多。病史6个月—5年,以6个月—2年者居多。治疗时间15天—45天。本组病例中治愈135例(67.5%),有效45例(22.5%),无效20例(10%),治疗后复发13例(6.5%)。本组疗效是在治疗终结后评定的。13例复发是在随访时或在就诊时获知。分型:神经根型108例(54%),椎动脉型88例(44%),脊髓型4例(2%)。临床表现:神经根型为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椎动脉型为头痛,头晕,视物不清,耳鸣等。脊髓型为下肢发紫,麻木,不能快走或单、双侧上肢麻木,手握力减弱,持物易坠落等。本组病例全部以颈椎CT片,MRI片确诊。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的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多见,危害也较大。祖国医学说本病以肝、肾两虚为内心之本,风寒湿邪外袭为外因之标所致的筋骨本身退变的病象。据此作者选用补肾药以补肾生髓、壮骨;补肝药通络滋肝;镇痛药以止痛,具有活血化瘀,舒通活络之功效,并能阻止骨质继续增生。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间盘的退化是发生颈椎病的普遍内因,急性外伤是引起颈椎病的外因。发病后导致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受累而造成充血、水肿,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依据上述病理改变,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颈椎病。
对于重型的颈椎病,部分病例配以硬膜外腔滴药,可较快地改变病变部位的局部微循环,使其充血与肿胀减轻或消失,解除对其神经根压迫与刺激。局麻药可减轻药物对局部刺激引起的疼痛,能阻断病变疼痛的传导,解除骨骼肌和血管痉挛,并可减轻炎症病变时对神经组织的刺激。激素类药物注入病变部位或硬膜外腔有抗炎,抗过敏,止痛作用,一般第1次用10-20mg,后逐渐减量,一般5-10mg。维生素类药物在神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维持中枢及周围神经髓鞘纤维的正常功能。硬膜外穿刺滴药需操作熟练医师操作,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 百拇医药(张柏林 吴淑红 王晓朋 杨兆伟 蒋建民)
【关键词】颈椎病;威灵仙胶囊;硬膜外腔滴药。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77-01
1 治疗方法
1.1 威灵仙胶囊配方 乌蛇60g,威灵仙72g,当归36g,防风36g,土鳖虫36g,血竭36g,透骨草36g,乳香42g,没药42g,延胡索42g,五灵脂36g,将上述方剂研成粉面,装入空心胶囊内,每日二次,每次4—5粒口服,每月1个疗程,一般为1—2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2 颈椎硬膜外腔滴药 本组有32例因病情较重给予硬膜外腔滴药,患者曲膝侧卧位,C7—T1椎间隙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cm硬膜腔内,经导管注入0.5%利多卡因3ml试验量,无脊麻等并发症后缓慢滴入配置好的复合液(0.9%氯化钠50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15mg+维生素B10.1—0.2g+维生素B12 500—1000ug),以16—20滴/分钟速度滴入。滴药次数1次6例,2次19例,3次5例,4次2例,一般每周一次。
1.3 本组有80例用手法行牵引,推拿,按摩。
2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22例(61%),女性78例(39%)。年龄41—50岁72例(占36%),51—60岁63例(占31.5%),61—70岁50例(占25%),>71岁15例(占7.5%),中老年患者居多。病史6个月—5年,以6个月—2年者居多。治疗时间15天—45天。本组病例中治愈135例(67.5%),有效45例(22.5%),无效20例(10%),治疗后复发13例(6.5%)。本组疗效是在治疗终结后评定的。13例复发是在随访时或在就诊时获知。分型:神经根型108例(54%),椎动脉型88例(44%),脊髓型4例(2%)。临床表现:神经根型为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椎动脉型为头痛,头晕,视物不清,耳鸣等。脊髓型为下肢发紫,麻木,不能快走或单、双侧上肢麻木,手握力减弱,持物易坠落等。本组病例全部以颈椎CT片,MRI片确诊。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的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多见,危害也较大。祖国医学说本病以肝、肾两虚为内心之本,风寒湿邪外袭为外因之标所致的筋骨本身退变的病象。据此作者选用补肾药以补肾生髓、壮骨;补肝药通络滋肝;镇痛药以止痛,具有活血化瘀,舒通活络之功效,并能阻止骨质继续增生。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间盘的退化是发生颈椎病的普遍内因,急性外伤是引起颈椎病的外因。发病后导致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受累而造成充血、水肿,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依据上述病理改变,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颈椎病。
对于重型的颈椎病,部分病例配以硬膜外腔滴药,可较快地改变病变部位的局部微循环,使其充血与肿胀减轻或消失,解除对其神经根压迫与刺激。局麻药可减轻药物对局部刺激引起的疼痛,能阻断病变疼痛的传导,解除骨骼肌和血管痉挛,并可减轻炎症病变时对神经组织的刺激。激素类药物注入病变部位或硬膜外腔有抗炎,抗过敏,止痛作用,一般第1次用10-20mg,后逐渐减量,一般5-10mg。维生素类药物在神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维持中枢及周围神经髓鞘纤维的正常功能。硬膜外穿刺滴药需操作熟练医师操作,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 百拇医药(张柏林 吴淑红 王晓朋 杨兆伟 蒋建民)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威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