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201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中图分类号】R4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99-02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目前广泛应用于对大批量血液标本的全自动快速检测。该仪器可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设计最适合的参数,从孵育、洗板、分配试剂、终止,一整套过程全部自动化完成,使分析结果更准确、可靠,有利于血液检测过程标准化实施。笔者参照文献报道和实际工作经验,就FAME常见故障及处理做一简单总结如下:

    1 在进板时发生实验中断,可能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1.1 板条码号与所选实验子掩码不一致。处理及预防:检查板条码号或所选试验程序是否相符,重新进板。

    1.2 微板或进板架与主传输架发生碰撞引起卡板。处理及预防:及时纠正酶标板或进板架被卡的位置,检查主传输架处于无阻碍位置,重新进板。
, 百拇医药
    1.3 酶标板板条不完整或酶标仪透视镜表面不洁净可引起试验中断。处理及预防:补足微板板条,清洁酶标仪透视镜。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实验中断,可能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2.1 在孵育过程发生实验中断。

    因洗液、试剂不足需重新装载,或洗板异常而使洗板头反复“解锁”,导致前一酶标板处理时间过长,进而影响后一块酶标板的正常处理时间,提示酶标板“孵育时间超限”,造成该板实验中断。处理及预防:(1)适当延长酶标板孵育的宽容度到6%~8%[1];(2)及时补充洗液、试剂;(3)找到洗板异常原因并纠正。

    2.2 洗板时发生实验中断,可能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2.2.1 洗液未装载或洗液量不足。洗液桶容量约为3500ml,当标本量大进板批次较多时,会因洗液量不足而中断实验。处理及预防:进板后应对仪器进行巡视,在洗板间隙补充洗液,及时装载。
, http://www.100md.com
    2.2.2吸液针堵塞。多是由于标本处理不当、抗凝不理想等原因,使微板板孔内有极小的血凝块或在孵育后产生的纤维蛋白小凝块等,均可堵塞吸液针,引起实验中断。处理及预防:退出实验程序到待机界面,执行卸载洗板头程序,用专用工具疏通洗板头吸液针,用毛刷冲洗通道,擦拭干净后执行装载程序。严格执行标本接收及处理操作规程,避免不合格标本进入实验流程。

    2.2.3 注液针堵塞,可能由于以下两种情况:

    2.2.3.1 未严格执行日维护,管道内有残余的洗液结晶,在洗板时导致堵塞注液针。实验结束后,应用蒸馏水或专用洗液稀释液执行维护程序。

    2.2.3.2 洗液桶内发生堵塞:由于洗液桶内的出水孔有一滤膜,若洗液保留时间较长,可产生絮状物或片状物堵塞滤膜,可使注液针注液不畅。处理及预防:清洁洗液桶和桶内的管道和滤膜,重新配制洗液。坚持每日实验完毕后进行日维护,并清洁洗液桶,做到洗液“当天配制当天使用”。
, http://www.100md.com
    2.2.4 洗板头电路板和插槽(即W14板)感应异常。在洗板时实验中断,提示“吸液针或注液针堵塞”,若排除针孔确实堵塞的原因,则很可能是由于电路板不干燥或W14板进水引起。在把洗板头拆下或装上时,“O”型圈所在的注液孔和出液孔内的液体很容易向下渗到W14板里面,引起感应异常,导致洗板不畅和吐板。处理方法:拆下洗板头, 用干纱布尽量吸干“O”型圈所在的注液孔和出液孔内的液体;用干纱布擦拭洗板头, 保持绿色电路板干燥,对W14板进行干燥(不宜用干抹布处理),可使用小电吹风持续吹2 min,吹3次,最后装上洗板头。若长期有水渍浸润电路板和W14板,可使金属表面产生铜锈,造成后期处理较困难。预防措施:在每次拆洗板头时,注意需同时吸干“O”型圈所在的注液孔和出液孔内的液体,避免水渗入到W14板内。

    2.2.5洗板单元“绿色电路板”(即W13板)上有水渍。洗板时在微板下面的W13板上有水渍,可引起电路感应异常,洗板不畅,系统会出现“液面感应异常”或“吸液针或注液针堵塞”的提示,造成实验中断。处理及预防:及时用干纱布擦W13板,确保其干燥。观察并分析洗板时出现水渍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2.3 分配单元注射器损坏引起实验中断。注射器应经常检查,若不及时更换可引起:

    2.3.1注射器气密性降低,吸液可有气泡,引起加样量不足,加样失败。处理方法:立即更换注射器。

    2.3.2注射器和分配器之间的感应异常,可出现注射器被卡在分配过程中的现象及“吸液初始化失败”对话框。处理方法:手动除下被卡的注射器,解锁,更换新的注射器放进试剂槽。预防措施:对注射器要定期更换,一般需要2周更换1次,对使用特别频繁的需要每周更换1次。若出现“注射器损害或液体量不足、有泡沫”的对话框,在确认试剂足量并无泡沫后,立即更换注射器。

    2.4 进行酶标仪读数时发生实验中断,可能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2.4.1 酶标仪透视镜表面不洁净,应及时清洁酶标仪透视镜。

    2.4.2 提示“酶标仪光源灯能量不足”,可能是光源灯硬件故障,需与联系工程师更换。
, http://www.100md.com
    2.4.3 终止分配单元传输架挂带异物,在传输架带动微板进行酶标仪读数时,异物会影响光源灯光线透射,应及时清洁传输架。

    3 仪器本身无故障,但出现整板标本S/CO值异常值增高,即“花板”。引起“花板”的原因很多,在排除试剂本身的原因后,常见有以下几种:

    3.1 洗板不充分,微板中酶液未洗净。处理及预防:严格按试剂说明书对洗板过程进行修改,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或增加“洗板选项”中“底部洗板”和“连续洗板”选项。

    3.2 洗液不是专用洗液或洗液配制的浓度不够。处理及预防:准确配制洗液浓度,且不与其他洗液混用。

    3.3显色原因:显色剂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或使用过期显色剂。处理及预防:显色剂应“现用现配”;装载前观察显色剂颜色符合说明书要求。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克服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最大限度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偶然误差,使实验的精密度、重复性、灵敏度、特异性均有所提高。但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对各实验环节进行标准化,排除潜在的影响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检测的系统误差[2]。同时,任何不符合实验条件的因素都导致实验中断或使试验失败。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要尽可能发现和消除影响FAME检测的因素,对FAME进行细心地维护保养,从而提高FAME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

    参考文献:

    [1] 杨勇毅.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工作流程的优化.中国输血杂志,2007, 20(2):134.

    [2] 邓晓琴,郭云欣.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山东医药工业杂志,2002;21(3):43., http://www.100md.com(李岩 王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