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681
提高留置胃管病人舒适度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目的:减少病人拔管的机率,使病人接受鼻饲,减少静脉补充营养的费用。方法:将108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观察组分别从置管流程、固定方法、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高了置管一次成功率,避免了常规方法导致的误吸、粘膜损伤等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留置胃管;置管流程;固定方法;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30-01

    鼻饲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留置胃管的舒适度直接影响到患者对鼻饲耐受性,而影响留置胃管舒适度的原因主要有:置管方法、固定方式、心理护理等,我科2011年对置管方法、固定方式及心理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临床治疗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留置胃管108例次,男80例,女28例,年龄56-88岁,意识清病人42例,昏迷病人66例,使用胃管均为国产一次性硅胶管,型号为16号胃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置管流程改进

    对照组使用常规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即置入胃管达会厌部(14~16 cm)时,用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使管端沿咽后滑行而入胃内。观察组由护士长及4名置管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分别制定浅昏迷、昏迷伴躁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舌根后坠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护士首先评估患者的昏迷情况,然后按照操作流程为患者置入胃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 百拇医药
    1.2.1.1浅昏迷患者

    ①评估患者昏迷程度。② 常规置管前准备。③ 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常规置入13~15 cm。④ 用手指轻推患者喉头,刺激患者产生吞咽反射,顺势快速置入胃管。⑤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好胃管。

    1.2.1.2 昏迷伴躁动患者

    ①评估患者病情。② 准备常规用物外,另备高枕头2个。③ 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患者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④ 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按常规双手交替快速置入胃管。⑤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1.2.1.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昏迷患者 [3]

    ①评估患者病情。②准备常规用物外,另备导丝1~2根。③胃管内注人少量润滑剂,将导丝置于胃管内到达胃管前端,在胃管口处用胶布固定导丝。④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充分润滑胃管后经鼻腔缓慢置人,达到规定长度后将导丝拔出。⑤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 http://www.100md.com
    1.2.1.4 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 [4]

    ① 评估患者病情。② 准备常规用物外,另备舌钳、开口器、手电筒,选用透明硅塑胃管。③ 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置患者于侧卧位。④ 左手持胃管后端,右手持胃管前端,从一侧鼻孔置入约13~ 16cm(口咽部,感到有阻力)。⑤ 助手用舌钳将患者舌头拉出。若患者牙关紧闭,可先用开口器助其开口,再用舌钳将舌头拉出。操作者将胃管置入45~55cm。⑥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5]

    1.2.2固定方法改进

    上述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管固定法。即一条胶布固定于鼻翼。另一条胶布固定于面颊.结果发现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夏季患者出汗较多时.脸上油脂旺盛,胶布容易松开;冬季气温低,胶布粘性不够,粘不牢易脱落。部分患者对胶布过敏。另外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多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意外拔管的可能性大。传统鼻饲管固定法影响美观,胶布易被呕吐物污染,每天必须更换胶布。意外拔管和鼻饲管滑脱的概率增加.造成患者二次插管等不必要的痛苦,增加护理工作量,对照组发生鼻饲管部分滑脱12例,意外拔管1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自制胶布鼻饲管固定法。即将常用的1cm的医用胶布对折,折成0.5cm的长绳状,在鼻饲管鼻孔处打双套结,两侧挂于患者耳后,类似于双腔鼻导管那样[2]。结果发现,此法固定牢固,插入胃管深度始终不变,可以有效防止鼻饲管部分外滑;不影响美观,无须每日更换,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躁动时不会损伤皮肤,减少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观察组发生鼻饲管部分滑脱4例,意外拔管l0例。
, 百拇医药
    1.2.3心理护理

    胃管的置入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的痛苦,临床常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血压上升等心理紧张及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这些不良的刺激可影响病人的耐受力,或因留置胃管期间咽喉部于痛不适感导致患者明显的拔管意向,甚至自行拔管而影响治疗。我科对对照组中意识清的28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首先要与患者建立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护患关系。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我们的态度,言行,行为而改变他们的不良心理,使他们处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通过护患交流,让患者了解疾病与胃管置人治疗的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认同与配合[6]。使患者认识到拔管是一种不遵医行为,而且影响疾病治疗与康复。教育患者如何掌握自我稳定情绪的技巧,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患者的积极配合,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正确指导患者的行为配合,置管前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该卧位患者易于接受而且能缓解其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胃管借助重力作用自然下垂,便于吞咽置入。插管时帮助患者头部稍后仰,使气道相对缩短,并自行吞咽。当患者出现恶心,流泪等刺激症状时,嘱咐其间断休息,进行深呼吸放松。在留置胃管期间口渴、口渴干燥不适时,给予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两次,而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定时给予石腊油、甘油等润滑口唇,增加病人的口腔舒适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自拔管的发生。
, 百拇医药
    2结果

    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14例,意外拔管18例;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30例,意外拔管10例。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P﹥0.01;两组意外发生率比较,P﹥0.01。

    3讨论

    留置胃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的概念已经渗透到各个专业科室,如何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给患者最大程度的舒适,减轻其不舒适程度,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现,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置管成功率,使病人更舒适,更好的配合治疗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我科通过规范置管操作流程、改良胃管固定方法、加强心理沟通等方式,提高了置管一次成功率,避免了常规方法导致的误吸、粘膜损伤等并发症;改进固定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置管前的心理沟通提高了患者配合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置管成功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奠定了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吴春芝.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改进.护理学杂志,2010,16(25):20-21.

    [2] 高霞.两种改良法固定鼻饲管385例.实用医药杂志,2010,8(27):761.

    [3] 陈志娜,曾丽雯,何瑾云,等.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7,22(1):41 42.

    [4] 丁华,王小琴.意识障碍患者半坐卧位置胃管效果探讨EJ].护理学杂志,2009,24(20):1 7 1 8.

    [5] 徐亚金.舌后坠病人插胃管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3.

    [6] 刘碧兰,张梅莲,赖明媚. 留置胃管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中国伤残医学,2009,1(17):90., http://www.100md.com(房庆华 杨 巍 杨丽华 王清凤 王艳春 高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