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501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管控水平。随机抽查2010年的住院病历共20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95%,存在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19%。建议医院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统计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19-02

    引言:抗菌药物是医院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4个国家47所医院的监测报告,住院患者中30%应用了抗菌药物[1]。目前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引起许多医源性疾患及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所以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是当代医务工作者与卫生行政系统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 http://www.100md.com
    昌邑市人民医院为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笔者随机抽取了2000份昌邑市人民医院2010年住院病历,逐一统计应用抗菌药物的品名、剂型、用药天数、剂量、用药人次、用药目的(治疗用和预防用),对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详细分类、登记。

    1 统计数据与分析

    共抽取住院病历2000份,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占1139份,使用率为56.95%,接近于中国药学会对我国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的统计结果[2]。抗菌药物联用率为19.43%,其中二联者为18.29%,三联者为1.2 4%,低于全国水平(3 1%和1 0%)[3]。这符合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联即可,不必要三联或四药联用的观点[4]。其中静脉用抗菌药物共1 1类、4 4个品种,用药人次排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类,其中单个品种头孢哌酮钠、培佛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排前3位;口服抗菌药物共9类、22个品种,用药人次排前3位的分别是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单个品种头孢拉定,罗红霉素胶囊、氟哌酸胶囊排口服类前3位。
, http://www.100md.com
    在对这些病例进行分类和审查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我院对抗生素的使用任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无依据启用广谱药、频繁更换抗生素,病例疗程过长,药物用量过大,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当等。其中部分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在患者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发生的。

    2 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

    正对上述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先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2.1 病原学诊断常规化提高用药适应证

    抗菌药物适用于治疗初步诊断为细菌性与真菌性感染者和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与真菌性感染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医师们要千方百计做好细菌性与真菌性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包括启用抗菌药物前采样,以无菌操作留取合格的标本,立即安全运送至实验室,既要防止待检菌死亡(假阴性),又要防止被外界无关菌污染(假阳性),以尽早明确真正的病原菌。细菌性与真菌性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是关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要求,也是循证医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耐药现象越来越严峻,经验性用药的空间越来越小,对病原学诊断的需求越来越高。可见提高用药适应证就必须做到病原学诊断常规化。
, http://www.100md.com
    2.2 选药合理化

    对已查明的病原菌一定要常规地完成药物敏感试验,为针对性地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医生要和患者之间要有必要的沟通环节,明了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为本次选药提供依据。其次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出发,当收到某一细菌对多种药物均敏感的检验报告时,则宜尽量选用针对性强即抗菌活性良好而抗菌谱窄的,感染部位能达到理想浓度的,给药途径较合理的,且不良反应较轻或较少的,以及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尽量避免既无适应证又毫无顾忌地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否则达不到治疗选药合理化的要求。

    2.3 强调抗感染治疗用药方案个体化

    治疗方案必须针对患者病情(特别是感染波及的部位与范围、严重程度及病程、病原菌种类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现状),以及患者的生理(如年龄、体重、女性患者是否在妊娠、哺乳时期)、病理情况(重点是肝、肾功能与免疫情况),参考此前是否接受过抗感染药物,结合拟选药物特点来制定,在用药种类、剂量、频率与两次给药间隔、途径和疗程等方面要下足功夫。治疗过程始终要把各药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与疗效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患者病情现状,以确保疗效及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
, 百拇医药
    3 促进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十分复杂的工作,制度落实、管理到位对医院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地降低药物构成比。为此医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在药事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制定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会诊制度、考评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质量管理,每月、季、年进行考核、评价、反馈,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专门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3.2 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监测与反馈

    医院考虑对所检出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持续、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并在院内定期交流。同时药剂科,每月定期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务部提交医院药品消耗及用药结构情况,对药品使用异常情况波动的(如某种药品1个月内用量增长≥15%)提交分析报告,由医务部调查处理,对无明显原因突然上升的药品,停用该药品或对该药品进行限量。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医院编写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简报下发人手一册,作为临床和门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南;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统一由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药剂科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到临床科室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查房,按标准制定评分,反馈给科室相关医务人员;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为有效控制门诊的滥用药现象,医院对出门诊医师的用药进行月统计、分析。门诊处方2009抗菌药物使用率39.87%。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率24.00%。

    3.3 定期举办培训

    建议结合我院实际,定期举办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讲座,对临床医师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并定期进行临床用药督导,强化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总结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十分复杂的工作, 应当提倡,各级医师面对抗感染治疗,始终要牢牢把握疗效评价标准与条件,使之成为日常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加大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管理到位。确保我院应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耿莉华.医院感染控制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06~407.

    [2] 张福琴,盛杰.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新进展[J].医药导报,2003,22(5):348~349.

    [3] 涂勤.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2):96.

    [4] 王浴生.抗菌药的合理使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8~364., http://www.100md.com(姜春霞 徐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