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353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33-02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它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非常高。脑梗死病人80—90%会留下后遗症,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其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早期康复治疗能使偏瘫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障碍,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早期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1 早期康复时机

    根据 WHO 建议,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 卒中后,脑功能恢复在发病数天后即开始,1 ~ 3 个月时恢复 最快,3 个月后因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 恢复减慢。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 立或侧肢循环的形成,,同时也强化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及改善全身情况。康复专家普遍认为,只 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 即可开展早期康复。因此,脑卒中发病 3 天内开展康复定 义为早期康复较为恰当。
, 百拇医药
    2 促进早期康复的干预措施

    2.1 在卒中单元中开展早期康复卒中单元是一个针对脑卒中患者诊断、治疗 、护理、营养、物理康复、心理治疗及健 康教育为一体的独立的或相对的综合性病区。它的基本目 标是通过干预措施让患者“主动接受治疗的医疗环境”,从而 预防一切可能的并发症,它把药物治疗、护理、物理康复、心理 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和谐紧密的治疗系统。护士应 尽可能地在卒中单元帮助患者开展早期康复。

    2.2 正确的摆放体位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当中。

    卧位时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或良姿位,仰卧位时:上肢外旋稍外展,掌心向上,手指伸直,远端比近端抬高,肩关节处垫一软枕。患肢膝下放一枕头,使患肢稍微屈曲,大腿内收并稍内旋,小腿外侧放一垫物,足尖朝上。健侧卧位时:胸前放一枕头,把患肢放在枕头上,伸直,患肩前伸。双下肢膝间垫一软枕隔开,患侧下肢稍微屈曲。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患肢伸展,手指伸开,双下肢之间放一软枕,健侧下肢屈曲放在上面。良肢位早期应用可以预防偏瘫肢体并发症,防止和对抗痉挛,但要注意,以上姿势应经常变换,原则上2个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褥疮的发生。
, 百拇医药
    2.3 床上训练 这是最基本的的功能活动之一。

    2.3.1首先让患者学会翻身:健手与患手交叉相握,双上肢伸直,将健侧下肢插到患侧下肢下面,屈膝,四肢和身体配合,以健侧带动患侧,完成患侧卧位。

    2.3.2由卧位到座位的训练:患者向健侧翻身,用健肘支撑起上身,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坐起来。3.3坐到站位的运动训练,把双足向后拉,平放到地上,身体前倾,脚用力后蹬,臀部离床,站起。

    2.4 行走训练 行走练习是康复治疗的关键一步。

    它是培养患者生活自理的第一步。患者立位时先调节平衡后,手扶平衡杆或助行器,先迈患肢,向患肢移动重心,再迈健肢。训练时护士站在患侧,嘱患者迈患肢时,缓缓自患侧移动身体重心,护士及家属支撑患侧膝关节,然后迈健肢,反复练习,直到独立行走。

, 百拇医药     2.5 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目的是能够使患者生活上自理。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用正常的运动模式来进行日常活动,尽量减少他人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入厕等。

    2.6 语言功能训练

    有许多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鼓励其用简单的手势或运用健侧手以笔交谈、沟通。再试以同时采用写、听、看、读、说等训练方式,用语言加视觉信号来进行训练,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提高书写能力,以弥补口语能力不足。尽量大声说话,大声读报,数数,大胆的与别人交谈。因患者不能用语言表明自己的所需时,出现烦躁,发脾气,护理人员要耐心观察,细心领会,及时做好沟通,以取得患者训练的合作。

    2.7 心理康复护理

    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不仅使身体受到了伤害,心理上的打击亦使患者感到恐惧、悲哀、绝望,不能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生活上的帮助,取得他们的信任,讲解疾病的病情,原因,治疗,护理,康复,取得他们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康复锻炼,尽早让他们到康复室参与集体训练,使他们互相鼓舞,学习,竞争,消除他们的孤独自卑感,使其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接受康复治疗。
, 百拇医药
    2.8 音乐疗法 近年来,学者比较重视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康 复中的应用。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发展其听 觉、视觉、运动、语言系统、社会、认知技巧,同时音乐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正确地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音乐疗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强化认知功能,恢复和降低脑卒中 后抑郁及相关负性情绪等方面。王玲等对 60 例脑卒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以接受感应式音乐疗法,应用 HAM 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疗效有统计学意义,对脑卒中抑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音乐治疗作为辅助手段促进了早期康复,但这种新疗法在许多方面还不 成熟,评价方法并未统一,音乐选择也无标准,这些值得我们不断探讨。

    3 小结

    不少脑血管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并不都是瘫疾导致,也有许多是早期没有康复护理或康复护理方法不正确,导致体位性痉挛、关节畸形、挛缩、失去生理功能。其中早期活动是早期康复中最重要部分,语言、运动和吞咽功能的康复是主要内容, 心理和音乐疗法作为辅助手段促进了早期康复。但是一些问 题仍存在争议,如早期康复开始的最佳时机。具体内容 、早期下床站立训练的时机和强度、疗效,对音乐疗法的深层机理缺乏研究,疗效难以评价,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工 作,为患者建立完整、规范化的康复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 娟,郭秀君.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 5) : 424-426.

    [2] 王 玲,文 利,任志英,等. 感受式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病 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8):2105—2106, http://www.100md.com(姜艳艳 高媛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