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
编号:13743367
儿童烫伤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回顾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儿童烫伤23例,分析儿童烫伤的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工作中的方法和措施,23例患儿经过治疗均痊愈出院,说明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加强护理责任意识,与患者及其家属良好沟通,有利于烫伤患儿的痊愈。

    【关键词】儿童;烫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44-01

    烫伤是儿童受到伤害的常见类型之一,多数情况是由于成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恢复时间较长,儿童生理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低,病情变化快,易引起休克、感染、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对于烫伤治疗来讲,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休克期及创面护理极其重要,若护理不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本科室从2010年6月~2012年6月陆续接诊烫伤患儿23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综合治疗,均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8个月~14岁。

    1.2 烫伤原因 开水、热菜汤、热稀饭等烫伤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等多处,烫伤面积最大25﹪,最小5﹪左右。

    2 护理措施

    2.1 紧急处理 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能尽量降低烫伤对皮肤的伤害。I度烫伤为仅表皮烫伤,皮肤红肿痛,但是无水泡。护理方法为迅速用清水冲洗后,涂上烫伤膏,并用纱布包扎,以防感染。II度烫伤为皮肤有水泡,疼痛感强,深II度烫伤为水泡破溃,基底红白相间,有渗出液。III度烫伤深及皮下组织,皮肤发白、变硬、无疼痛感。后三种情况必须及时到医院就医,由医生处理。

    2.2 基础护理

, 百拇医药     2.2.1 烫伤早期即水肿期的护理

    患儿烫伤后往往表现为哭闹、害怕、烦躁等状态。患儿家属则往往表现为焦虑、自责、恐惧等情绪。医务人员此时应注重消除这些情绪,如主动、热情地和患儿说话,鼓励他、夸奖他,缓解其紧张情绪,取得其信任,以便进行后续治疗。如需进行穿刺,应做到技术熟练,减轻患儿的痛苦,赢得家属的信任。

    烫伤早期需禁食水,并且小儿烫伤面积超过15%即可能发生休克,正确输液,维持有效血容量才能使患儿安全渡过休克期。进行输液时,应选择直、粗的静脉进行穿刺,留置静脉插管,必要时可进行静脉切开术,同时穿刺处可进行抽血检查。应根据医嘱及时输液,做到输液量准确无误,输液速度控制为先快后慢,先输胶体液后输晶体液,使其有效扩容,还应该注意观察患儿尿量的情况记录。

    烫伤后3~5天,患儿易出现发热症状,医护人员应多次测量体温,掌握患儿体温变化情况。测体温前,应指导家属不要给患儿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用洁净的纱布或棉签擦干腋窝处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球由前斜向后上方插入腋窝正中,让患儿手臂放下,测5~10分钟。期间为分散患儿注意力,可与其说话或游戏等。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等情况,若患儿烦躁不安,难以测量脉搏,则测量心率。由于小儿肺组织在输液过快时易发生肺水肿,所以应增加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发现异常即刻相应处理。
, 百拇医药
    烫伤后创面处理应及时准确,I度烫伤及头面、颈部烫伤采用暴露疗法,Ⅱ度烫伤采用包扎创面湿敷法,有分泌物者必须及时清洁创面,在镇痛条件下彻底清创,清创时患儿因疼痛而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时,应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及时清除创面渗出液、分泌物及创面上的坏死组织(休克的患者需待休克纠正后),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磺胺嘧啶银涂抹于油纱布表面,并覆盖在创面上,再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或用对应抗生素湿敷包扎。II度烫伤躯干、四肢采用包扎疗法。包扎要牢固,注意远端血运、创面渗出情况及有无异味。烫伤入院前三天应每日换药一次,必要时每日2~3次,三天后可隔日换一次药。换药时尽量设法减轻患儿疼痛感,并注意创面渗液情况,如渗出期应抬高患处,以便减少血液回流减少渗出。

    2.2.2 烫伤感染期的护理

    烫伤面积较大的患儿住院治疗的时间较长,营养储备会大量消耗,容易出现食欲下降、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因此会影响创面愈合,所以医护人员应该指导家属合理搭配饮食,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加快创面修复愈合。可以采用少食多餐,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纤维素等,如粥、面条、豆浆、牛奶、瘦肉、蔬菜、水果等等。
, http://www.100md.com
    患儿应经常变换体位,患儿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指导家属做好患儿的保护工作。室内保持干燥、温暖,温度在28—32℃,相对湿度18—28%,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勤更换床单,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如会阴部烫伤应加强大、小便护理,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医护人员在此期间应密切注意患儿体温,遵照医嘱输液应用抗生素,每日或隔日输血,如有必要可输人血蛋白,依据各项化验检查的结果,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及时预防创面的感染及防止并发症出现,如创面渗出液多,敷料有特殊气味或者被大、小便污染时应予以更换敷料,检查创面。关节部位包扎及指(趾)间包扎均宜分别固定在功能位,以免形成功能障碍。同时,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的尿量。

    2.2.3 烫伤恢复期的护理

    在此期间,患儿的疼痛感逐渐减缓或消失,创面逐渐愈合,但留下的疤痕,严重的会出现畸形或某些功能障碍,给患儿及其家属留下心理阴影,严重的可能出现情绪失控等反应。医护人员应多与其沟通,开导,多给患儿及家属一些鼓励和安慰。

    烫伤恢复期内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极其重要,医护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协助患儿进行,活动其肌肉和各个关节,患儿从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需要一个过程,医护人员应该每日督促,使其成为自觉的行为。

    创面必须定时换药,充分保护好已经愈合的创面,患儿应该穿棉线衣物,1年内尽量避免日光曝晒创面。

    烫伤属于意外事件,家属往往不知所措,医护人员应该经常向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普及健康教育和急救知识教育,用浅显的、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家属了解治疗方案、护理知识、疾病的发生和恢复过程等,使家属能应用这些知识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护理。, 百拇医药(刘晓英 崔春花)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