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510
比较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溶媒的青霉素皮试结果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目的:对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作溶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采取青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73例,在其用药之前对其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展开精美苏皮试,并对皮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得知,采用生理盐水进行皮试,结果呈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6.85%;采用注射用水进行皮试,结果呈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15.07%。显然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展开青霉素皮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尽量降低假阳性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生理盐水;注射用水;青霉素;皮试;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28-01

    在临床上由于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衣原体等诸多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在各科均有病例,并且以细菌性感染的发生率最高,所以抗菌药物也就成为目前在临床最为广泛的一种临床用药。然而绝大多数的抗菌药物譬如说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等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之前均需要展开药物过敏试验[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作溶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临床用药提高可靠理论参考的依据的目的,对73例青霉素皮试者分别以不同溶媒展开皮试,并对阳性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资料均来源于我院最近一段时间内所收治的需接受青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73例,其中包括有男42例,女31例,年龄14-75岁,平均(45.7±13.4)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展开青霉素皮试,并将两种溶媒皮试结果进行统计,同时展开对比分析。

    1.2.2 皮试方法

    在皮试过程中采用相同批号以及相同厂家所生产的青霉素钠针剂,首先以4 mL生理盐水作溶媒对80万IU青霉素钠进行溶解,并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1 mL,而后再取0.1 mL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另取0.25 mL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毫升均含有青霉素钠含量为500IU;采取以上相同的方法以灭菌注射用水为溶媒对青霉素钠进行稀释。在皮试过程中以左前臂掌侧下1/3 处用生理盐水作溶媒的皮试液0.1 mL展开皮内注射,在注射结束后的20分钟内对结果进行观察;而后再采用灭菌注射用水作溶媒的皮试液,重新进行皮试,同样观察注射后20分钟内结果[2]。
, 百拇医药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得知,采取生理盐水作为溶媒时,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6.85%;以注射用水作为溶媒时,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15.07%。显然两者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我们得知,采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展开青霉素皮试其阳性率显著较采用生理盐水作溶媒进行皮试高。由于注射用水属于低渗溶液,其渗透压较人体组织液要低,同组织液混合时,水分会迅速的进入到受试者的细胞之内,使其发生膨胀,致使患者出现局部疼痛, 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皮肤发生明显的充血潮红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生理盐水属于等渗液,渗透压同组织液基本相等,其同组织液发生混合时,细胞体积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疼痛反应相对较轻[3]。在临床上出于降低皮试结果假阳性率的目的,一般建议采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展开皮试。青霉素主要的临床作用为对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以及梅毒螺旋体感染进行治疗。该药物的毒性相对较低,常见的不良反应均属于变态反应,一般在多次接受青霉素进行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在初次用药患者中的发生率则相对较低[4]。
, 百拇医药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生理盐水以及注射用水作溶媒展开皮试均呈现出明显的阳性者5例, 其中有1例患者既往没有使用过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或者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另外4例患者存在既往青霉素类药物应用史,这5例患者的患者青霉素皮试结果属于真阳性。单种溶媒皮试结果阳性者则被视为可疑阳性,出于慎重起见的目的,对该类患者一般不给予青霉素进行治疗,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更加严重的变态反应。在本次研究中的73例患者中有1 例存在既往使用过氨苄青霉素史者,经2种溶媒皮试结果均呈现出明显的阴性,然而在给予其静脉滴注青霉素钠20分钟之后便发生了全身皮疹等现象,随后有发生呼吸困难等一些严重的变态反应症状,同时及时且有效的抢救后,30分钟内患者的症状消失。这一现象说明,临床上应对少数患者会出现假阴性反应给予注意, 即便其皮试结果呈现明显的阴性,然而在应用青霉素的过程中还应对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 特别是在应用初期的30分钟之内,应对患者的皮肤和生命体征变化给予高度注意[5]。

    综上所述,在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之前,必须对患者展开皮试,然在展开皮试的过程同样也会发生一些假阳性现象,导致一部分采用青霉素有特效的患者失去了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机会。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为了对出现皮试假阳性的情况予以避免, 护士应对操作规程予以严格遵守, 注意器械以及试剂的选用,并且还应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特征予以细心观察,从而使患者得到必要以及及时的治疗得到保证。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任长友.头孢匹胺钠在三种溶媒中的稳定性比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2(03):413-414.

    [2] 孟繁敏.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3(04):127-128.

    [3] 李赞东.注射用抗菌药物溶媒的临床使用合理性问题[J].广西医学,2009,13(09):514-515.

    [4] 纪文英,周萍,黄俊珊.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0,12(02):189-190.

    [5] 陈晰敏,王心愉,陈淑敏,等.对《护理学基础》中“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商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4(11):231-233., 百拇医药(梁辉 胡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