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417
80例急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总结8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做好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我科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共做了80例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85-02

    冠心病(简称CAD)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由于心理、社会、个性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冠心病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当今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欢迎[1]。PTCA术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as trans luminal coronaryangcoplasty,PTCA),通过穿刺皮肤将导管插入血管内,使特制的气囊导管到达狭窄的冠状动脉腔内,通过在体外加压扩张气囊,将狭窄张开,使病变冠状动脉重新构型。其中有50%~90%的病变需植入支架[2、3]。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经冠状动脉形成术的基础上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病变处治疗急性血管闭塞、防止和减少PTCA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以保证血流通过。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当今用于救治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良好的医护配合、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员、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指导、术中配合、特别是术后护理指导对PTCA及支架术的成功与否是十分重要的[4]。我科为8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前准备完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均经及时发现得到处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48-75岁,有不同程度心绞痛15例,其中有心肌梗死病史25例,急性期11例。

    1.2患者有不同程度心绞痛,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8例行急诊手术,3例行择期手术,所有均首先穿刺桡动脉,但6例患者因血管畸形或痉挛改行穿刺股动脉,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2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1例出现迷走反射。

    2 术前护理

    2.1术前指导:向病人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简单过程及手术成功后的获益等,帮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强信心。进行呼吸、闭气、咳嗽训练以便术中顺利配合手术。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避免术后因卧床不习惯而引起排便困难。

    2.2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择期PTCA者术前晚饭后口服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直接行PTCA者尽早顿服拜阿司匹林0.3和氯吡格雷0.3。
, 百拇医药
    2.3行桡动脉穿刺者,术前行Allen实验:即同时按压桡动脉、尺动脉,瞩病人连续伸屈五指至掌面苍白时松开尺侧,如10秒内掌面颜色恢复正常,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可以行桡动脉穿刺。避免将留置针留置在术侧肢体上。

    3 术中配合

    3.1告知病人术中如有心悸、胸闷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球囊扩张时,病人可有胸闷,心绞痛的症状,应做好解释工作,并给予相应处理。

    3.2重点监测导管定位时、造影时、球囊扩张时及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血压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

    4 术后护理

    4.1首先观察穿刺点的出血及肢体的血供情况。本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者84例,术毕即可拔出鞘管,并以弹力绷带或止血器加压包扎6-8小时,观察穿刺侧手掌血液循环情况,然后去除包扎物,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经股动脉穿刺者6例,常规术后4小时拔除动脉鞘管,拔除后局部压迫15min~20min,然后使用宽胶带包扎加压,再用沙袋压在宽胶带上,4h~6h去除沙袋,12h后去除宽胶带压迫,嘱患者勿屈髋或坐起,避免抬高上体,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24h内术侧肢体制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在此时间内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两侧肢体的颜色、感觉、温度、微血管充盈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医生。本组患者只有2例发生穿刺部位出现淤斑和血肿,经延长压迫时间后,血肿变小,瘀斑逐渐消失。
, 百拇医药
    4.2 术后于CCU进行监护,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并发症。血压不稳定者连续15-30f分钟测一次,直至稳定后改为1小时测一次。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防止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术后常规心电监护24 h~48 h,血压监护开始10 min~15 min 1次,持续3 h,以后测量1次/h,持续2 h,然后每2 h测量1次,测量至24 h持续稳定为止。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心率减慢、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滴注阿托品、多巴胺;加快静脉补液后血压、心率回升;患者的症状逐渐改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导致生命危险。这与手术前进食少、血容量不足、鞘管刺激、拔管技巧、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鲁南欣康、硝酸甘油导致迷走张力增高有关;本组患者中股动脉穿刺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例,出现心率下降,血压降低,胸闷、呕心呕吐等不适,予减轻股动脉压迫,并予阿托品0.5mg iv后心率升至70bpm,症状缓解。并于术后常规行心电图,如有胸痛症状或心电监护仪提示术后心律失常者,定时做心电图,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4.3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由于术中使用含碘造影剂,术后为了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一般要求尿量6h~h达1 000ml~2 000ml,2h内达800ml;同时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适当调整补液速度,;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术后及时鼓励患者排尿,预防术后尿潴留,帮助患者放置大小便器,进行心理疏导,调整体位和姿势,患者如术前未经锻炼床上排尿、排便,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膀胱内尿量增多而不能自行排出导致尿潴留的发生,多见于老年男性伴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因此护士应重视患者的排尿情况,做好心理疏导,解除床上排尿的顾虑,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区,必要时在无菌条件下行导尿术,待术后能自行下床时,拔除尿管。, http://www.100md.com(郑修银 刘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