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423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关键词】心肌梗死;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90-01

    1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管腔狭窄,侧支循环没有完全建立。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这种疾病一般的表现症状为心前区连续性压榨性疼痛。病情较轻者只会感到胸闷,病情重者将会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和休克更严重者会产生猝死,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2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1 先兆 50%~81.2%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发生.。
, 百拇医药
    2.2 疼痛 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更剧烈,呈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伴有大汗、恐惧及濒死感。

    2.3 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尤以24 h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

    2.4 休克 主要为心源性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 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 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

    3 急救及护理的相关措施

    3.1 院前急救:

    在院外如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尽量不要搬动病人也不要让病人走动,应该让其安静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严重情况,比如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应立即用拳头叩击患者胸骨下段或挤压胸外并做人工呼吸等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如出现较轻的情况比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和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加重,应该立即让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给于心里、理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等待救援。为了更好的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急救,在院内我们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 百拇医药
    3.2院内急救及护理:

    3.2.1 要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可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所以,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2周。患者发病48h内更要绝对完全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翻动,一切活动如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等,均需要有护理人员协助。护理人员要耐心说服前来探视的亲友,谢绝探望,避免患者因见亲友心情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第2周就可以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3~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活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活动期间出现心率加快,气急,心慌,出冷汗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及时通知医生诊治。

    3.2.2 缓解患者心前区疼痛 剧烈疼痛可引起反复性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指导患者在疼痛时,不要紧张及用力屏气,要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脂、安定、硝酸甘油,严重者可选用吗啡。
, http://www.100md.com
    3.2.3 24h不间断心电监测 急性心梗患者极易并发心律失常,并多发生在24h之内,是急性心梗致死原因之一。因此给予连续心电监测,预见性发现问题,极为重要。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心率、心律、胸痛、出汗、尿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神志等;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注意保暖及皮肤护理,以及皮肤有无花斑、淤斑等。此间护理人员必须做到认真负责,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尽量减少或避免猝死。

    3.2.4 吸氧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d,流量为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的面积的扩大,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

    3.2.5 溶栓治疗的护理(1)溶栓前,护士应使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情绪稳定,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在溶栓治疗时,一般在同一上肢建立双静脉通道,可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方便多渠道的补液及加用抢救药物,使患者在病情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2)溶栓药物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根据医嘱将尿激酶100~2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溶液中,按要求30 min内输入,其中前10 min输入总药量的2/3,后20 min输入总药量的1/3。(3)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约11%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因此需要护士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斑;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动作要轻, 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2 分钟;患者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以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射及瞳孔异常变化;并注意观察患者尿液、尿量等变化。溶栓治疗的患者,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避免出血及影响对心肌酶的观察。医护人员要时刻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和血压。要加大监护意识,时刻关注病人溶栓后的副作用。
, 百拇医药
    4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的心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做到工作有条不紊,技术娴熟,举止大方,言语得体,严禁慌乱之举,待病人满腔热忱,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打消患者的不安情绪。其次,在患者接受情况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切记要避重就轻,使其情绪稳定,同时提供有关的医学知识及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知识。再次,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并做好生活护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理解患者,同情患者,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病房空气新鲜,空间设置和谐,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对个人隐私感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5 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饱,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鼓励患者进食含渣多的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萝卜、苹果和香蕉等;或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 ml加适量温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每天4 h测T、P、R一次,并记录。

    6 出院护理

    定期复查叮嘱患者在首次心肌梗死发作后,要坚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掌握心脏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安排适当体力活动。

    总之,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病死率已逐年下降。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百拇医药(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