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综合征
编号:13743433
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达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的家长给予系统的疾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就医第2日和第12个月后的尿蛋白进行测定,以及对家长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相对较少,尿蛋白转阴较快,态度相对积极乐观。结论:对患者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00-0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具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定性检查≥(+++),定量每日超过50mg/kg②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③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超过5.72mmol/L(220mg/d)④水肿。其中前2项为诊断的必备条件。[1]本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合并症多等特点,无论患儿还是家长的心理状况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2]父母是患儿的第一监护人,可以随时了解到患儿的心理、行为变化。因此,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工作对患儿肾病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从2008年1月~2011年5月,笔者对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将入选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男15人,女9人年龄2~11岁,实验组男13人,女11人,年龄2~10岁。蛋白尿对照组(5.83±2.15)g/d,实验组(5.85~2.34)g/d。两组患者水肿均明显。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各项检查、治疗、健康教育,家长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告知,在患者确诊后的第二天和第十二个月,对家属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3]进行测定,并记录。

    实验组:

    1.2.1 患者确诊后由专科护士热情接待到病房,并全面介绍医院的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以便全程记录患者的用药和恢复情况,对家属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定,并记录。
, 百拇医药
    1.2.2组织患者、家属、医生及责任护士到会议室,共同商讨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方案,重点向家长强调长期不间断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自行停药的后果。

    1.2.3 介绍已经治愈的患者和家属给患者及家属认识,请其讲解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救的方法,以及调整心理。

    1.2.4 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护士除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服药的依从情况以及家属对患者服药的重视程度,如发现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或家属对患者用药的重视度不够,应逐一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解决。对于有心理压力的家属,采取心理疏导,情绪释放等方式缓解其压力。同时,每日记录患者的尿蛋白测定情况。

    1.2.5 患者住院治疗四周,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后准备出院。出院前采用授课的形式向家属讲解患者出院后用药的注意事项,每日记录尿蛋白测定情况,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 百拇医药
    1.2.6 在患者出院后,每2周打一次电话进行随访,记录患者两周内的尿蛋白测定情况以及服药情况,对于用药中断的患者嘱其到医院复查并调整用药,同时提醒家属定期复诊。如家属有心理行为改变,应组织其会见心理医生,并针对其心理问题,有重点有顺序的逐一解决。对于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在回家治疗四周后再次测量尿蛋白,如持续阴性,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全程9个月。

    1.2.7 第十二个月检测所有患者尿常规,记录尿蛋白测定情况,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定家属心理行为改变情况,并记录。

    1.3 效果评价 对照组家属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普遍表示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由于患者病程长,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尿蛋白降低不明显,因此家属对患者疾病预后担忧。而实验组的家长,由于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表示不会对患者的预后过分担忧,感觉生活压力不是很大,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相对较少,尿蛋白转阴较快,态度相对积极乐观。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处理

    全部数据资料应用SPSS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结果提示焦虑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对家长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信息接收力不强,自控力差,绝大多数信息来源于家长。而且患者对家长的依赖性强,乐于接受家长的意见,所以对家长进行教育要比直接对患者进行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另外,由于家长在患者患病期间压力大,情绪波动明显,对患者康复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 百拇医药
    3.2 家长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大多数患者由于年龄小,不理解服药的重要性,而只关注病痛的影响和服药所带来的体型改变,导致部分患者自行减量或停药。在医院内有护士的看护,患者自主行动较少,但是转回家中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没有严格的看管,使服药依从性降低,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同时,家长更了解患者,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及情绪改变,对患者的教育更加有效。只有家长认识到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必要性,才能慢慢的渗透给患者,让患者慢慢的接受形象的改变,树立对疾病治愈和停药后体型恢复的信心。

    3.3 对家长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在与家长的长期接触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患者所得的疾病并不是很了解,不能完全理解医护人员所告知的疾病的发展过程及用药的重要性。当发现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糖皮质激素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体型的改变,便会自行减少患者药量或停药。所以组织家长进行系统的学习是必要的。亦可组织专家进行讲解,以解除家长的疑虑。
, 百拇医药
    3.4 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肾病综合征的病程长,并发症多,易复发,治疗费用高等因素都会增加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过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家长出现烦躁、悲观、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病情的恢复及心理健康。所以,及时对患者家属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41-1647

    [2] 曹慧琴,肾病综合征患儿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及护理干预进展[J],2010,17(2),132-138

    [3] 周玉红,初善芝,黄淑萍,等.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5):328-330, 百拇医药(张庚 韩冬 孙丽萍 林文燕)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