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误诊
编号:13743619
低血糖误诊脑血管疾病1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提高,目前世界上糖尿病病人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我国的增长速度更快,低血糖误诊病例也随之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患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往往误诊为其他疾病。低血糖症除发生心悸、晕厥、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外,往往合并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癫痫发作、震颤、偏瘫、肢体感觉异常等,急诊的老年病人多考虑脑血管病。现将我科2010年至2012年收治误诊为脑梗塞的15例病人,经化验诊为低血糖症,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或好转。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中图分类号】R5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91-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65-78岁,平均69±2岁。此15例病人均符合Whipple三项标准:(1)发病多饮食差或禁食的情况下。(2)口服葡萄糖或静推高糖后能迅速缓解。(3)发作时,血糖低于1.3-3.2mmol/L。患有2型糖尿病者10例,均予降糖治疗。服用优降糖1例,二甲双胍6例,应用胰岛素治疗3例。无糖尿病史者5例,为手术前禁食患者。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11例,表现为精神异常,谩骂,异常兴奋,幻觉、躁动、打人骂人、不配合治疗。1例表现为偏侧肢体无力。3例表现为双下肢无力,一过性意识恍惚。

    1.3 辅助检查 发作时血糖1.3-3.2mmol/L。头部CT示:腔隙性梗塞灶10例,脑软化灶1例,其中伴点状出血2例。脑电图示:弥漫性慢波1例,痫样波3例。

    1.4 诊治经过11例曾被诊为脑血管疾病,其中10例诊断多发腔隙性梗塞,分别定位于基底节区、胼胝体、脑干。1例诊断脑软化灶伴点状出血。4例被诊为癫痫。后急查血糖,均低于2.8mmol/L,给予50%葡萄糖100ml口服(据有关报道,静推高糖可以导致静脉炎或坏死),继之以10%葡萄糖静点,症状约于1小时内明显缓解。诊为低血糖脑病,经治疗好转出院。

    2 讨论:典型的低血糖:心悸、多汗、饥饿感,全身无力、面色苍白等一般容易诊断。而老年人长期患糖尿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部分人可能反复低血糖,对低血糖敏感性下降;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慢,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不明显,故易误诊其他疾病。
, 百拇医药
    糖尿病脑病是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征。血糖为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时脑组织主要依靠脑本身及肝储备的糖原分解来维持代谢,而脑组织本身所储备的糖原有限,因此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及交感神经[1]。脑细胞贮存葡萄糖能力有限,当血糖低于2.8 mmol/L时,就会发生脑功能紊乱。当脑完全缺血时,内源性葡萄糖在第1分钟即耗竭,离子泵停止活动,细胞膜失去稳定性,环磷酸腺苷含量减少,导致突触传递障碍,引起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代谢紊乱,可引起意识障碍[2]。老年人动脉硬化及狭窄在低血糖时脑细胞所需能量供给发生障碍,脑细胞的葡萄糖供应不足和氧供应降低,脑血管痉挛并在某些部位丧失血流自动调节作用,出现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抽搐[3]。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发作可引起广泛的神经系统病变。脑部变化初期反映在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相继累计,终于影响中脑及延脑活动。脑部细胞越进化对缺糖缺氧越敏感,且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神经系统损害越重,愈后越差。

    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老年人以精神异常就诊的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低血糖,并及时处理,以免误诊,给患者或家属造成经济或精神上负担。

    参考文献:

    [1] 韩仲岩主编.全身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7.

    [2]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2-193.

    [3] 俞宁.酷似脑梗塞的低血糖反应28例分析.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94:251., http://www.100md.com(初贵珍)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