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582
神经外科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78-02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而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1]。神经外科临床护士,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由于接触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的机率也高,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的原因从主观上讲与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技术操作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客观上则与工作环境、医生、患者、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密不可分。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应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医院也要加强医疗锐器物的管理与处理,提供合格的安全器具及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1 针刺伤的原因
, 百拇医药
    1.1主观原因

    1.1.1自我防护意识及安全意识不够,工作习惯不良

    护士工作中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往往形成不良工作习惯。如在整理器械时,刀、剪、针摆放位置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掉在地上的针头未及时清理,护士在注射、采血等操作时不戴手套等,这是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

    1.1.2不良情绪的影响

    不良情绪的影响,是针刺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带着不良情绪工作,即使在最简单的操作过程中也会发生针刺伤。神经外科临床护士长期护理危重、意识障碍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过分紧张情绪,更易发生针刺伤。

    1.1.3 护士身心压力过大

    随着医疗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护士在家庭在单位扮演着不同的多元化角色,承受来自病人、家庭、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
, http://www.100md.com
    1.2客观原因

    1.2.1 工作空间狭小、护士人力配备不足

    工作中病人数量不断上升,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采血、注射环境空间狭小,都将直接影响护士的实际操作而发生针刺伤。

    1.2.2 病人的原因

    由于病人紧张、恐惧,昏迷病人躁动等导致针刺伤。在临床护理对象中有较多的不合作者,如不能配合的小儿、躁动不安的脑外伤、脑出血者、操作中有意无意的突然活动,这些情况在抢救病人时更加难以避免,极易导致护士的针刺伤。

    1.2.3 防护用品不足

    缺乏充足的专项防护资金,临床医护人员还不能充分使用安全性能好的防护用品。

    2 针刺伤的预防
, http://www.100md.com
    2.1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

    应将职业防护教育内容列入各类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校时便能够系统、充分的掌握专业的防护知识。调查显示,大部分护士有针刺伤的经历。因此应重视培训,更新护士的防护观念,提高风险意识,防止针刺伤,正确处理针刺伤,避免感染。

    2.2严格操作规程,操作规范

    严格操作规程,操作规范。如:合理有序摆放器械;注射穿刺时戴手套;注射器用后禁止复帽,必须复帽单手操作;套管针用后针芯放入利器盒内;给意识不清的患者操作时有助手协助等。加强操作训练,通过考核方式督促护士;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避免自伤和他伤。

    2.3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针刺伤的危害,尽量提供安全器具

    安全针装置及毁型器的保护作用以被证明明显降低针刺伤事件及潜在感染血源性疾病【2】。如使用真空采血设备取代注射器采血;用留置针取代传统钢针;提倡使用锐器盒,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统一回收并销毁。
, 百拇医药
    2.4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实践证明针刺伤的发生率与工作量呈正相关。因此,应与医院沟通,合理配备护士人数,避免护士超负荷、加班工作,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2.5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机制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仍没有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体系,多数刺伤只是报告给护士长或护理部后便无其他措施,监测也只能靠感染者自己监测。而在目前感染形式严峻的情况下,准确的记录上报和有效的监测体系,不仅有益于被刺伤者确定是否被感染,还可确定感染的程度,以便做好事后处理。

    2.6推广和强化标准化预防

    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与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进行标准预防。

    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性,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积极推行即具科学依据,又切实可行的标准预防,真正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感染率,提高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秀英,吴欣娟等. 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8(6):422-424

    [2] 徐文珍.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分析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1004-1007, http://www.100md.com(杨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