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109
1例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探讨对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采用封闭注射与局部涂药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取传统的封闭注射与外渗局部涂抹药物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例胃癌晚期化疗药物外渗患者进行处理并跟踪观察。结果:患肢局部肿胀完全消退,外渗部位皮肤未出现水泡、溃疡等并发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此次临床实践表明,将传统封闭注射与外渗局部涂药相结合,对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具有显著疗效,此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封闭注射;局部涂药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45-02

    化学药物治疗( chemotherapy ),简称化疗,是一种应用特殊化学药物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方法[1]。而静脉化疗作为目前临床上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加之患者治疗周期长,化疗药物外渗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2] 显示,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 1%~ 6. 0%,国外报道为5. 0%。如果外渗处理不当,可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皮肤水泡、疼痛,组织坏死、溃烂,严重者需清创、植皮。这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痛苦,而且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目前,临床上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很多,大多都能治愈,但相当一部分在处理后,仍会出现皮肤水泡、不同程度溃疡等并发症,恢复后留有一定的皮损和疤痕,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在一例胃癌晚期患者化疗外渗处理时将传统的封闭注射方法与外渗局部涂抹药物方法相结合,有效阻止了并发症的出现,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患者,包某,男性,61岁,已婚,退休工人,汉族,住院号:20120614,入院时间:2012-04-10,13:56。诊断:胃癌术后第5次化疗。

    患者五个月前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手术,术后病理显示:“贲门小弯侧浸润溃疡型腺癌”。术后曾化疗四次(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本次前来我院,要求第五次化疗。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自主体位,步入病房。

    1.1.2 外渗情况:患者于2012-04-11,10∶50开始输注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当班护士于12∶20巡视时,发现患者左手背围绕穿刺点(左手背食指的掌指关节上约3cm处)全部肿胀,分析为化疗药液外渗所致。

    1.2 护理方法
, 百拇医药
    1.2.1停止化疗药物输注,回抽外渗药液 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注,保留针头接5ml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外渗药液,共抽得外渗药液约0.5ml,然后拔除针头。

    1.2.2采用局部封闭方法,注射解毒药物 取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mg(1ml)加入14ml NS中,共20ml。用安尔碘消毒手背肿胀部位及周边皮肤后,在距离外渗范围外缘约2.5cm处分别选四个穿刺点进行局部封闭注射。第一点选在左手背掌指关节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中点处;第二点选在左手背掌指关节食指与中指之间的中点处;第三点选在左食指和拇指之间近虎口处;第四点选在腕关节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纵轴中线与手腕环形连线的交点处。 具体注射方法:四针均为皮下注射,前三点进针针尖刺向手腕方向,第四针与前三针进针方向相反(因为该处为静脉渗漏时穿刺点所在部位,肿胀最严重),针尖刺向指尖。进针后边推边抽回血边注射,四针均未抽到回血,每个点注射约5ml药液,注射后按压穿刺点数分钟。

    1.2.3 在外渗局部皮肤上涂抹喜疗妥药膏 封闭注射完成30分钟后,取喜疗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一支,用棉签均匀涂抹于肿胀部位,然后每两小时观察一次。4小时后再次涂抹该药一次。
, 百拇医药
    1.2.4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自始至终主动与患者及其陪护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状态,减轻心理负担,使其了解化疗外渗后采用这两种治疗护理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补液的肢体尽量少活动,抬高患肢并不要用力、受压,以防扩大药物外渗面积。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当日禁食鱼、虾等食物,禁止洗热水浴。

    2 护理结果观察

    采取封闭注射及外渗局部涂抹喜疗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处理后,次日晨8点肿胀明显消退,外渗局部皮肤出现皱折,无红肿、水泡,破溃,主诉无痛、无灼感,继续每4小时涂药一次,至第三天晨8点,肿胀完全消退,外渗局部皮肤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痊愈。

    3 讨论

    3.1 病理药理讨论

, 百拇医药     3.1.1 化疗药物药理及外渗原因分析

    化疗是一种对人体具有创伤性和一定副作用,风险较大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多为化学剂或生物碱制剂,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亦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DNA 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3]。该例患者所用化疗药物——注射用奥沙利铂,属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外渗到皮下组织中[4]。有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易发生药物外渗,其外渗原因与血管质量、药物因素、护士技术因素有密切关系[5]。有关报道称,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其发生率国内为0.1% ~ 6.0%,其中老年患者达22%[6]。该例患者是一名从事体力劳动的老年患者,年逾花甲,生理性退化,皮肤松弛,且手术后已化疗四次,由于肿瘤自身的高代谢消耗和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静脉壁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加之,经常较慢注射或采集血标本,使血管脆性增大,弹性下降,血管变细、变硬,当注射药物浓度增高时,血管进一步收缩变细,患者肢体稍有活动,针尖触及血管壁极易破裂,导致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易发生化疗药液外渗。, 百拇医药(何淑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