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代谢&生命 > 应激反应
编号:13742253
浅谈骨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性障碍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82-01

    骨科主要以创伤病人居多,大多数自理能力低下,外伤住院后情绪多不稳定,容易发生创伤后诸多的应激性障碍。现分析该类应激反应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并浅谈心理护理的体会。

    1 创伤后应激反应性障碍(简称PTSD),是一种由非同寻常的突发或灾害性事件引发所导致的强烈的身心反应,多表现为恐惧,无助,沮丧,悲观甚至厌世等严重的心理反应。其特征为上述创伤后长期存在的焦虑心理为背景,主要表现为持续的紧张性增高症候群,严重者还会出现行为障碍,思维障碍等脑功能紊乱等重症精神疾患症候群。

    2 临床主要的三个特征症候群

    2.1 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控制不住会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事件的生动体验,反复出现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或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2.2 持续性回避或反应麻木:拒绝,害怕重返可引起创伤回忆的环境,无法回忆创伤事的某些重要情节,生活情趣消退,情感表达障碍。

    2.3 持续警觉性增高:易激惹,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惊吓反应,注意力难集中,脾气暴躁。

    3 心理护理

    3.1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患者住院 的全过程。骨折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或突发事件所致,其疼痛,强迫性卧位,甚至造成终身残疾都会给患者带来PTSD,传统治疗性临床护理难以应对患者的心理需求,适时介入心理护理,让患者尽可能地摆脱心理危机,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尽快得到康复重返社会,更好地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

    3.2 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细致的观察,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良好的陈设景观,病房的治疗生活满意度。根据患者病情,受教育程度、工作和家庭背景等情况综合考虑,施以相应的心理疏导,认真解释病情,让其了解治疗方式方法及结果,向患者解释各种康复治疗会使患者的各种功能得到补救和改善,说明各种治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其体会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开启和启发患者接受因创伤带来的肢体骨折或残缺的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3.3 加强心理干预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缺乏临床心理治疗医师,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尤其是在非精神病者主要由医护人员及家属承担。积极与患者有关的家属,朋友及单位同志联系,不可忽视社会支持力量,共同关注其护理保障及经费支持。患者出现情绪反应时,应注意疏导和情感支持。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在防他人受伤害的同时,要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应建立护患间的信任感和互相理解,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德建设,技术上精益求精。

    小结:

    我们认为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性障碍患者有效的介入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能够阻止或减轻长期伤害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机率,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地进行帮助。依托医疗援助和社会、家庭的援助, 让患者正视灾难、挫折、恢复正常的心态,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对称享受,促进患者在行动中把好对困境的控制感。, 百拇医药(唐虹)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代谢&生命 >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