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278
浅谈关于开展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在新的医学体系中,心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本文从心理护理的定义、开展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开展心理护理的要求、具体措施。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要性;要求;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02-01

    近年来,护理专业已经由原来完全依附于医生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独立开展护理工作的专业,但护理工作也是一个与医疗活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独立专业[1]。护理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及照顾,而关怀及照顾本身就应包括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对于病人,疾病的痛苦及后果对一个人生活、事业、家庭、经济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无助、自责、内疚、抱怨、生活无意义等负性情绪对本次疾病的康复,以及今后他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及技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渡过心理危机,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正确对待疾病,正确面对疾病,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生活、融入社会。心理护理就是要起到调节患者社会角色的作用,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性能力。
, 百拇医药
    1 心理护理的定义

    心理护理是指针对病人现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求及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病人成熟和发展,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2 开展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也由简单的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理学发展到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心理护理是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病人得到最佳护理的科学,对心理护理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探讨,使其能与临床护理密切结合,显得更加重要[2]。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要通过与病人的密切配合,以良好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和情感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由悲观变为主动、由懦弱变为坚强、由盲目变为自觉、由消极变为主动,以达到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目的.完成心理护理不是借主观臆断,而是靠科学的严密性。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因素即可以成为致病的因素,也可以作为治疗、护理病人和促进康复的手段。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用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过程的影响,以及心理、生理、机体和环境辨证统一的原则,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通过学习理论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的作用,科学地实施心理护理。病人从入院时恐惧心理到治疗期间的烦躁情绪,以致出院后的康复保健,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敏锐观察和精心照顾。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的医疗价值[3]。
, 百拇医药
    3 开展心理护理的要求

    3.1 护理人员应掌握心理学知识与技能 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同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知,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3.2 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学方法的研究 临床心理护理应选择那些简便、准确、高效又易于被护理人员应用的方法在工作中推广。如行为疗法、认识疗法的应用,促使病人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和行为;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应用音乐疗法提高肿瘤病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应用放松疗法帮助冠心病和哮喘病人的辅助治疗等。

    3.3 促进规范化程序的运用 整体护理的展现形式是护理程序,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实施过程中同样应展现操作的程序性。我国的护理心理学专家也初创了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临床心理护理模式。该程序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采集心理信息、客观量化的心理评定、确定患者基本心态、分析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选择适宜对策、观察评估效果、确定新的方案。
, 百拇医药
    3.4 拓宽可操作模式的路径 临床心理护理的效用取决于其可操作性,而后者恰是长期阻碍我国临床心理护理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把有严重心理危机的患者从患者群体中迅速识别出来;能较准确地判断其心理危机的性质、强度及其主要原因;能针对其特征施以个性化、显现良效的对策;能及时做出效果评价并酌情调整计划或修订方案等。临床各科护理人员要不断努力针对最常见的问题探索最适用的模式。此外,广大临床护理人员也可及时向专家反映经常遇到、具有共性规律的棘手难题,为较深入的科研攻关开阔视野、提供线索或依据,共同建立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心理护理模式。

    4 开展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

    4.1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动作文静、沉稳,给病人以亲切感和安全感。使病人愿意与护理人员交往,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逐步取得病人信任,为进一步开展心理护理打好基础。

    4.2 要了解病人主要病史,对不同身份、职务的病人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要尊重病人,为病人 解除痛苦。对暴露出的各种心理矛盾,应给予足够重视,不得歧视。要综合分析,善始善终给予解决。护理人员的行为是无声的治疗。生硬或冷淡的护理态度,不仅使相别病人产生烦感,对周围病人心理也是一恶性刺激,护理道德的败坏绝不会取得心理治疗的成功[4]。
, 百拇医药
    4.3 要针对疾病不同特点进行护理。如某些重性精神病患者无自知力,常拒绝住院和治疗。此时要耐心劝解病人暂住下来做系统检查,向病人讲解精神卫生的重要意义,使病人能接受治疗要求,安心住院。患有神经官能症和焦虑症的病人,常纠缠工作人员,述说内心忧伤向躯体不适,对自身疾病焦虑不安。要向病人宣传疾病知识,解除思想负担,可根据病人病情及文化程度,就主要心理矛盾个别交谈。语气要肯定,观点要明确,使病人有一定收获,争取再次谈话时达到预期目的,以使病人得到安慰。增进信心,缓解忧伤情绪。

    4.4 针对治疗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开展护理

    4.4.1 新入院病人,对环境的陌生、恐惧感,惧怕治疗等,心理上有不安全感。病人离开亲人,需要关怀和温暖,需要得到爱护与尊重,希望能有好的医疗环境和护理。此时要热情诚恳的接待病人,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友谊,逐步打消各种顾虑,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4.4.2 病情缓解期,病人开始对疾病过程进行回忆。病人常为发病时的病态行为后悔莫及、悲痛欲绝、展示前程、心灰意冷,此时要关心理解病人,诱导病人分析有利前景,珍惜治疗成果,正确对待过去,重新开创未来,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 百拇医药
    4.4.3 疾病恢复期,病人常出现各种心理负担,如升学问题、工作分配问题、婚姻问题、预后、复发问题、遗传问题等等,常陷入痛苦思索之中不能解脱。此时如不加强心理护理,常可出现自杀意外。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状态,引导病人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自己。帮助病人分析发病原因,总结发病规律,制订预防措施,教给病人防病知识,鼓励病人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依靠科学战胜疾病。

    4.4.4 对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开展心理知识讲习课,组织病人座谈讨论,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启发、鼓舞斗志、共同战胜疾病的目的。也可请恢复较好的出院病人做经验交流,使病人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

    参考文献:

    [1] 双卫兵,程金莲;浅谈整体医疗护理[J].护理研究,2002年06期

    [2] 张冬梅,现代医学模式与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76.

    [3] 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1):77-78……

    [4] 梁燕仪,阮洪,蔡文玮,盛净.浅议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219., 百拇医药(袁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