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1720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2.4.3 预防穿刺点出血及血栓形成 穿刺点出血常会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血栓形成的风险性更大,有时会造成致命性伤害。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穿刺侧下肢制动24 h,沙袋压迫6~8h,严密观察穿刺处有无皮下渗血引起的血肿或大出血,监测凝血功能及有无全身出血倾向。②动脉插管易使血管内膜受损形成血栓。为预防导管凝血,用肝素1.25万u,生理盐水500ml稀释,每间隔1h向导管推注20ml。每日更换延长管1次,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观察搏动情况,观察穿刺侧肢体末梢血液循环,病人肢体温度、肤色、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发生肢体缺血及静脉栓塞等不良反应。如发现肢体皮温低、苍白、脉搏减弱,表示可能有血栓形成。本组无1例血栓形成。

    2.4.4 预防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较少见的并发症,但其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灌注药物时确保管路连接严密,无漏气,管路中无气泡。每次灌注药物时,从连接动脉置管的三通中抽取回血确定无气泡存在后方可灌注,停止灌注时应先关三通后再停药。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

    2.4.5拔管时的护理 备好急救药品:阿托品、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等。用物准备:纱布、绷带、沙袋、一次性手套、消毒用物。拔管前对紧张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加强保暖,伤口局部给予局麻药,按压伤口的力度不可过大,以触摸到足背动脉的搏动为准。

    2.4.6 拔管后的护理

    术侧下肢严格制动,拔管后加压压迫穿刺点15min,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4~6h,定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术侧肢体制动8h,平卧24h后可下床活动。重点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出血、血肿,检查皮肤是否变硬、有无包块、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无血肿,6h后可松沙袋,12h松绷带。如有出血,压迫止血应重新记时,24h后可活动。

    3 讨论

    区域动脉灌注是将治疗胰腺炎的抑酶药物及抗生素直接通过胰腺的供血血管给药,使胰腺组织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通过对20例患者实施高选择性区域动脉持续灌注治疗的的护理,体会到护士应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及治疗方法,掌握导管的护理、微量泵的使用、药物的泵入方法,是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患者舒适度,确保治疗有效进行,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开运,向国安,王汉宁,等.腹腔镜联合动脉区域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3):223-225.

    [2]段立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00-101.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4] 韩斌如,李淑迦.重症急性胰腺炎区域动脉灌注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1):97-98., 百拇医药(阳红英 刘影 郑璐)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