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307
自拟肛门肿痛熏洗液用于急性痔病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观察我院自拟肛门肿痛熏洗液用于急性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痔病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急性痔病具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肛门肿痛熏洗液;急性痔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27-01

    急性痔病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常由于痔组织内血液回流障碍或血栓形成致局部充血、水肿、继发感染等,临床表现为肛门肿胀、疼痛等症状;主要包括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这类疾病常起病急、疼痛剧烈,使患者坐立难安,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若立即行手术治疗,切口较大,术后易出现水肿,恢复期较长。我院采用自拟肛门肿痛熏洗液熏洗患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就诊病人60例,其中血栓性外痔患者25例,炎性外痔患者3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3.25岁;男性36例,女性24例;均为急性发病(病程<3日)。

    1.2治疗方法 采用肛门肿痛熏洗液肛门熏洗(酒黄连20g,酒黄芩30g、黄柏30g,炒栀子15g,白头翁30g,秦皮30g、防风15g,草红藤30g,败酱草30g,紫花地丁30g,芒硝(烊化)50g,取浓缩汁200ml),每日便后熏洗肛门30min,用药5日。

    1.3注意事项 坐浴前向患者解释坐浴的作用、目的,坐浴时要注意保暖;要充分暴露创面以能与坐浴液充分接触,方可以起到坐浴作用;对患者详细交代防护要点、指导用药。

    1.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局部痔核消失或明显缩小,无触痛;无需手术治疗;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痔核缩小,轻微触痛;可选择性手术;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痔核明显,需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2 结果

    用药5日之后,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25例血栓性外痔患者中,治愈12例(48%),好转10例(40%),无效3例(12%);35例炎性外痔患者中,治愈12例(34.29%),好转17例(48.57%),无效6例(17.14%);60例患者中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血栓性外痔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中药熏洗治疗缓解症状,避免手术治疗;炎性外痔的患者可以通过熏洗减轻局部水肿、充血,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于术后恢复。

    3 讨论

    目前认为痔的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症状,而非根治;症状的解除应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痔急性发作期保守治疗可以减轻局部水肿、消除其疼痛、肛门坠胀等症状,也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基于以上理论和观点,我们采用了中药熏洗保守治疗。

    《礼记》云:“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中药熏洗是治疗肛肠疾病的传统疗法,不同性味的中药直接用于肛门处后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发挥其功效,使药物直达病所,能迅速发挥药效,促病痊愈。本方以三黄汤合白头翁汤为主,立法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凉血消肿;白头翁、秦皮清热凉血;栀子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紫花地丁善于清热消痈散结;败酱草、草红藤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防风除湿止痛;加芒硝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许多中药有抗病毒、杀菌或抑茵的化学成分,如黄芩、黄连、黄柏、紫花地丁、白头翁等,因此这些中药熏洗时直接作用于局部患处,可取到很好的控制感染和预防感染的效果,有利于患处恢复。, 百拇医药(徐玲 李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