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172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19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就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19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继发真菌感染1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继发真菌感染前应用抗菌药物次数最多的抗菌药物为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其次为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氨基糖甘类(硫酸阿米卡星)。19例患者中2种抗菌药物联用6例(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占31.58%;3种抗菌药物联用占11例(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占57.89%;单用2例(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占10.53%。结论:抗真菌治疗的同时暂时停用广谱抗菌药物或改用窄谱有效的抗菌药物,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要控制医院内感染,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 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28-01
, 百拇医药
    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普遍,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问题均很严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老年患者占的呼吸道抵抗力低、肺部反复感染、基础疾病多样、严重,加之各种侵袭性操作、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细菌耐药率不断增加,继而产生多重耐药菌及继发真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继发真菌感染19例临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继发真菌感染19例,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60~83岁,平均68岁;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2例,占10.53%、肺炎5例,占26.31%、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2例,占10.53%、下呼吸道感染并发高血压4例,占21.05%、下呼吸道感染并发肺心病6例,占31.58%。应用抗菌药物占前3位的为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 百拇医药
    1.2继发真菌感染情况:19例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分别为肺部(7例,占36.84%)、口腔(9例,占47.37%)、肠道(3例,15.79%),其中5例同时存在2个部位感染,4例存在3个部位感染;全部感染的患者中13例系单一真菌感染,其余6例为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感染的真菌主要为酵母菌14例,其他真菌5例。

    1.3继发真菌感染前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继发真菌感染前应用抗菌药物次数最多的抗菌药物为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其次为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氨基糖甘类(硫酸阿米卡星)。19例患者中2种抗菌药物联用6例(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占31.58%;3种抗菌药物联用占11例(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占57.89%;单用2例(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占10.53%。

    2 讨论

    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集中于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高效、低毒,具有广谱和耐青霉素酶的双重优点,过敏反应率为青霉素的1/4,适于抗感染治疗选药。喳诺酮类抗菌药组织穿透力好,对多数病原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因而成为治疗肺部感染的基本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谱广,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不良反应低,在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已成为经验性的首选药物。对于严重感染在没有做药敏试验的情况下,临床常将这二类药物联合应用。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三联用药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较为常用。
, 百拇医药
    本次调查显示:应用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单纯由抗菌药物引发的真菌感染占我院同期发生真菌感染的57.89%,结合其他原因引发的真菌感染占我院同期发生真菌感染的94.74%。由于呼吸内科患者均为年龄较大、且反复感染、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重症患者,所以一般用药剂量偏大、疗程较长,治疗时多采用2种或3种广谱抗菌药物联用,这为继发真菌感染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逐年上升。

    建议临床医生在用药初期首先应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可以给予大剂量的抗菌药物控制病情,当病情得到控制后应根据患者生理特点适当地减量或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尽量避免频繁调换广谱抗菌药物的情况,能单用不联用。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暂时停用广谱抗菌药物或改用窄谱有效的抗菌药物,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要控制医院内感染,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

    当然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能引起人类真菌感染的主要条件是致病真菌,这些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引起真菌性疾病。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条件是: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引起体内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此,遇有上述情况,应注意真菌感染。
, 百拇医药
    一旦治疗细菌感染过程出现不正常病情加重,如口腔出现白膜,激烈咳嗽、咯血或呼吸道有阻塞感,以及顽固性腹泻或影像检查有异常时,则应进行常规真菌检查,以防真菌继发感染。如发现有内脏真菌感染,后果十分严重,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俞森洋,蔡柏蔷.呼吸内科主治医师410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98.

    [2] 贾公孚,谢惠明.药物联用禁忌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7.

    [3] 刘淑艳. 肺部真菌感染诊治30例报告[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9,(04):156-158.

    [4] 郑素歌, 钱皓瑜, 李宁. 肺部真菌感染56例临床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 , 2000,(11):133-136.

    [5] 张薇, 白晓为. 应用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14例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学 , 2007,(03):136-139.

    [6] 陈绍平, 刘力兴, 刘志容. 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观察[J]. 川北医学院学报 , 2000,(01):155-159.

    [7] 张明, 李宪东, 李垒. 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45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 2007,(20):102-105., 百拇医药(李丽娜 苗淑贤 任媛媛 杨永山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