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 脑瘫
编号:13742181
家庭康复对小儿脑瘫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评估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性别、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的两组脑性瘫痪小儿。观察组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培训,并按要求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对家长未做具体要求。结果:两组WeeFIM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3个月后复诊时评分比较两组均有提高,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后复诊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家庭康复护理;小儿脑性瘫痪;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35-02

    小儿脑性瘫痪指以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1]。脑瘫患儿康复特别强调家庭康复护理,本文对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以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康复的促进作用。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个月~1岁,均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标准及分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年龄、性别、功能独立性测量(WeeFIM)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培训,并按要求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对家长做口头指导,未做具体要求。

    2 护理

    2.1 观察组:为每位患儿制定具体的康复护理计划,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的集体和个别培训。集体培训以理论授课为主;个别培训以示范训练方法为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训练指导。

    2.2 理念及原则:由于脑瘫患儿的问题是伴随终生的,所以应该教会患儿“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帮助自己”,训练过程中,要强调使患儿的性格得以发展,脑瘫患儿由于没有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的正常体验,因此除了体能上的障碍外,他们的性格也缺乏正常的发展,脑瘫患儿性格发展是可以通过他所处的环境和体验加以调整,如家长引导患儿进行主动活动,用有节律的数数、童谣、歌曲等将要做的活动融入自己的思想,引导患儿人格的正常发展[2]。
, 百拇医药
    2.3 康复训练

    2.3.1 肌力训练 对肌张力高的患儿,采用轻手法按摩,帮助四肢被动运动,改善其关节活动度,缓解肌紧张,利用水浴、沙疗刺激皮肤感觉末梢,改善其中枢协调障碍,对姿势异常患儿,按部位分别给予矫形训练,抑制异常冲动,促进正常运动模式,促使大脑建立正确信息感觉,对于肌力低下患儿也可采用局部穴位封闭治疗,高肌张力多伴有肌力低的情况,在降低肌张力的同时应积极通过训练提升肌力,最终达到肌力与肌张力的平衡与协调,逐步形成正常的姿势和运动。

    2.3.2 手功能训练 手的动作与大脑精细分工紧密联系,刺激手的皮肤感觉,练习手的抓握与手眼协调能力,通过游戏使患儿与护师互动,在快乐地嬉戏,抓握玩具中,增加手的使用频率与灵巧性。

    2.4.3 运动的训练 帮助并指导家属学习使患儿抬头、翻身、坐、卧、爬行、膝立位及站立等运动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如抬头训练:将色彩鲜艳和会发声的玩具在患儿眼前晃动,以吸引他追视玩具,达到头向两侧转动的目的,在患儿俯卧时用玩具或唤他名字吸引他抬头。

    翻身训练:先用棉垫、枕头等物帮患儿保持和习惯于侧卧姿势,再帮助患儿转动头部、移动臂、腿完成翻身动作,逐渐减少扶助至独立为止。

    坐位训练:最初可扶持患儿两侧腋下或髋部,使成正确的坐姿,而后逐渐减少对他的扶持,在患儿座位前放些玩具供他玩耍,训练其独坐能力。

    爬行训练:用双手控制患儿的髋部或踝部,帮他交替移动两腿,练习四肢。协调爬行动作,也可用皮球、电动玩具等采取游戏方法激发患儿爬行。

    站立训练:扶住患儿腋下或握住其双手练习站立动作,让患儿学会背靠墙或前胸倚在椅子等家具上站立,以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扶持,直至能独站为止。

, 百拇医药     行走训练:先让患儿学习站立位双手臂向前后摆动,后学习原地踏步并作双臂前后同向摆动以及左右臂向前后交互摆动。

    2.3.4认知训练 引导患儿认识周围环境,知道大小是非观念,多接触不同物体,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区别。妈妈或治疗师要永远记着宝宝是一个正常人,引导患儿用语言指导行动,有目的的去说、玩、训练,笑是最好的形体语言

    3 结果

    两组WeeFIM评分比较结果为观察组15例,3个月前评分46.46±12.14分, 3个月后复诊时评分83.45±16.38分;对照组15例,3个月前评分45.32±11.35分, 3个月后复诊时评分67.31±17.20分。可见两组3个月前WeeFIM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3个月后复诊时评分比较两组均有提高,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前与3个月后复诊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4 结论

    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家庭的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培训是正确规范实施康复护理的关键。将家庭康复护理贯穿于日常家庭生活中,使训练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和有目的的生活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康复效果,明显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2] 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1262., http://www.100md.com(刘梅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 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