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185
阳虚症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通过学习火神派辩证一切阳虚证经验和方法,有效指导临床治疗阳虚证和方药的运用。提高阳虚证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阳虚证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中医师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39-01

    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被后人尊称“ 郑火神”。他在《医理真传原序》中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临床只有明辩阴阳,治疗则万无一失。

    “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饮食,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有面赤入珠而似寒火者。有脉极大劲如石者。有身大热者。有满口齿缝流血者。有气喘促,咳嗽痰涌者”。 《医理真传卷一,辩一切阳虚证法?。又在阳虚证门问答下列具31条阳虚证加以指陈,如:“问日:头目畏寒者,何故”;“头面忽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何故?”“问日: 病将瘥,一切外邪悉退,通身面目浮肿者,何故。”此皆阳虚证。指出先天真气上浮,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医理真传二,阳虚症门问答?。云南的吴佩衡教授进一步浓缩了郑钦安的辩证要诀,总结为十六字要诀,这就是“身重畏寒,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而四川的范中林先生重视舌诊,他认为凡 ;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此外临床可见到一些舌质鲜红如柿干红无苔,或夜卧咽干口苦,舌干如才,不思饮,午时困倦嗜睡者亦是阳虚证。
, 百拇医药
    法治:即当“扶阳抑阴”。扶阳包括上中下,扶上焦之阳宜选桂枝、人参、黄芪、中焦之阳宜选干姜、生姜、良姜、砂仁; 下焦之阳宜选附子、硫磺、肉桂。历代火神派医家将扶阳之法总结为以下温阳九法。1、温阳法:代表方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2、温中法:代表方有理中汤、甘草干姜汤、吴茱萸汤。3、温补法 :代表方有人参四逆汤,回阳饮、当归四逆汤、破格救心汤等 。4、温潜法:代表方有潜阳丹、潜阳封髓丹等。5、温散法:代表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乌附麻黄桂姜汤等。6、温利法: 代表方有真武汤、茯苓四逆汤、温氏奔豚汤。7、温化法: 代表方有四逆合瓜蒌薤白汤、小青龙汤加附子、四逆合六君子汤。8、温下法:代表方有大黄附子汤、温脾汤。9、温情法: 代表方有薏仁附子败酱汤、乌梅丸等。 用药;“总要探术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而能明白了然,经方时方,俱无拘执、久之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指出用药贵在认证阴、阳、虚、实。擅用附子、干姜、肉桂,对姜、附桂等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是火神派的显明特色。 验案 :前列腺增生。
, 百拇医药
    刘 ** ,男、76岁,以“排尿困难1月”就诊。就诊时小便滴点不畅,甚则不通、排尿无力、频繁登厕、夜尿达10余次,小便胀疼苦不堪。脉沉无力、舌质淡红胖大、苔白滑。辩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治宜扶阳抑阴,通窍利水。方选真武汤加味,用药;附子45g(先煎1小时)、干姜30g、 云苓30g、白术20g、知母12g、黄柏10g、肉桂10g、菟丝子30g、枸杞30g、补骨脂30g、仙灵脾30g、山甲8g、炙草10g、连服10剂,小便通利,夜尿2-3次。追访年余无复发,嘱患者长期金匮肾气丸巩固治疗。

    参考文献:

    [1] 唐步祺,郑钦安医书阐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8、11.

    [2] 吴佩衡、吴佩衡医案[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 张存悌,火神派温阳九法[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 http://www.100md.com(刘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