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1
编号:13739801
静脉穿刺相关技术临床应用的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1
     2 输液微粒的污染日益受到护理学者的重视

    输液剂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粘土、纸屑、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微粒进入人体后,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包括血管栓塞、过敏反应、癌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为防止微粒污染,护理学者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2.1 操作环境的净化 操作者除按护理常规要求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流动水洗手、避免扫床和减少人员流动外,还强调为每个患者行静脉穿刺后,应用随车消毒液洗手,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以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目前有的医院采取用100级净化工作台,它是由低、中、高效三组过滤器滤过清除空气中尘粒,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清除微粒污染。

    2.2 玻璃安瓿的正确切割 首先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提倡选用“易折型”安瓿,对“非易折型”安瓿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的1/4 周,在开启安瓿前,用75%酒精棉签擦拭割锯痕处一次,可有效减少药液中玻璃微粒污染。有实验表明,割锯后的安瓿用75%的酒精棉签擦拭一次,徒手掰开的方法效果可靠,且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2.3 正确抽吸药液 抽吸药液时应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不能“一把抓”,抽药的空针也不能多次使用以减少微粒污染。加药通常选用9~12 号针头,针头应置安瓿的中部抽吸药液,且最好使用一次性针头,这样既可减少针头反复使用在锐利度与牢固度方面产生问题,又可减少微粒。

    2.4 橡皮胶塞及输液终端滤器的使用 建议液体的包装最好使用新的橡胶塞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