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2
编号:13738965
足癣并感染的中医药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2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268-02

    足癣是十分常见的皮肤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脱屑、水疱等。部分患者常因搔抓、摩擦或治疗不当而导致继发细菌性感染而引起足部触热、压痛、红肿、糜烂、渗液,双侧或/和单侧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1],约有40%的足癣患者并发细菌性感染[2],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多年来,不少学者将中医药用于治疗足癣并发感染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文献综述如下:

    1 足癣感染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1.1 现代医学认为[3]:足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杂,与环境潮湿、穿鞋不透气、足部多汗、气候炎热及免疫受损等因素有关。根据皮损的形态,临床上将足癣分为三型:①水疱型:致病菌多为须癣毛癣菌。在趾间、足底可见散在或密集针头至粟粒大深在性水疱, 疱壁较厚,不易破裂, 可呈蜂窝状融合, 也可见大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形成鳞屑。②趾间糜烂型: 致病菌常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常在第4、5 趾间出现皮肤浸渍发白、基底湿润潮红、糜烂渗液。③鳞屑角化型: 好发于足底、足侧缘、足跟,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粗糙。水疱型与趾间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性感染,形成溃疡、化脓、发出恶臭,瘙痒难忍,甚至引起淋巴管炎、蜂窝织炎或丹毒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