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摘 要】刘莉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总结慢性心衰属虚实夹杂疾病,以五脏气虚、阳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并针对病机创立了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法,临床上采用抓主证,辨兼证,病证结合,灵活变通的治疗法则,取得显著疗效。【关键词】心力衰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刘莉;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07-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技术的提高,使更多的心脏病病人存活,故其发病率日益增高,给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疾病范畴。导师刘莉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近30年,经验丰富,现将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以飧同道。
1、病因病机的认识
慢性心衰多见于老年人,《杂病源流犀烛》云:“人之五六十岁,气血就衰”。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长期受到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逸不当、六淫侵袭等因素的影响,“内伤积损”,导致各脏腑机能出现逐渐衰退。《伤寒治例》云:“气虚停饮,阳气内若,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则悸也”,明确阐述疾病发生以气虚、阳虚为本,“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衰病位以心为本,关联五脏。《古今图书集成》认为血液“生化于脾,总统于心,宣布于肺,湿泄于肾”,所以各脏腑在发病中相互制约,互相影响。心主血脉,血脉运行赖心气心阳的推动。“气为血之帅”,若心气、心阳亏虚,鼓动无力,则血行瘀滞。肺主宗气,贯通心脉,若久患肺系疾病,肺失宣发肃降,不能通调水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