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卡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1)
【关键词】卫生假说;哮喘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01147-01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呼吸道发育尚不完善,使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喘息的产生是呼吸气流急速通过狭窄的气道时所产生的一种高调声音,发生感染时过多的分泌物产生使呼吸道狭窄,进而出现喘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症,其中主要包括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 、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常见病毒感染和新型病毒感染,而博卡病毒就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比较多的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相关的新型病毒。病毒首先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激活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而启动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引起呼吸道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分泌物大量增加而引起喘息发作。
1 呼吸道常见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RHV)、副流感病毒(PIV)等。其中婴幼儿期诱发喘息的病毒主要是RSV,在反复喘息的患儿中,RSV的检出率高达50%。而在喘息急性发作期的儿童其呼吸道内检测出的病毒,其中大部分为RHV。有学者认为,RHV通过感染诱导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呼吸道局部聚集,并激发上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白介素(IL-6、IL-8、IL-11)、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胺等,进而诱发婴幼儿喘息的急性发作[1]。PIV有四种血清型,其各型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PIV-3主要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其发病率仅次于RSV,而PIV-4只是引起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PIV-1和PIV-2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2 博卡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2.1人类博卡病毒 2005年Allander等[2]在研究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时发现了一种单链的、无胞膜的新型DNA病毒,归属于细小病毒科,并将这种新型的DNA病毒命名为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kavirus ,HBoV)。30多年来人们一直公认B19V是细小病毒科中唯一感染人类的病毒,而HBoV的发现,打破了这一理论。而博卡病毒属中,除了HBoV,还有牛博卡病毒(bovine parvovirus ,BPV)和犬博卡病毒(canine minute virus ,MVC)。随着研究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中国也发现了HBoV的感染,其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且年龄小于2岁为发病高峰。HBoV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轻的可引起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卡他症状,重的可有咳嗽、喘息、缺氧等细支气管炎、肺炎等表现。2006年Kesebir等[3]在研究22例HBoV的感染的病例中发现,有流涕者占90%,有发热者占70%,有喘息者占50%,有缺氧者占30%。随后Brieu N等[4]研究统计显示:HBoV感染导致的儿童疾病常见的有,喘息性支气管炎占55.8%,细支气管炎占22.1%,肺炎占15.4%;而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占72.1%,缺氧占55.8%,咳嗽占54.5%,喘息占34.5%,流涕占32.7%。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HBoV感染可能导致肠炎、急性腹泻等症状相关,这一特点与牛细小病毒和犬细小病毒类似,会引起宿主的胃肠道疾病[5- 6,15-16]。林峰,曾爱萍,Albuquerque MC等在研究儿童急性肠炎患时发现,患儿的粪便样品中HBoV DNA的检测率为0.8%~9.1%的,但是这些患儿通常伴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7- 8]。此外,尽管目前关于的HBoV研究主要集中于呼吸道感染,特别是HBoV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发生密切相关,而且相关研究都证实了在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甚至包括一部分重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标本中HBoV检出率较高,但常常多为混合病原感染,且比例高达90%以上[9]。国外学者Dove W等[10-11]的研究表明,在重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中HBoV检出率为21.7%,其中90%为混合感染。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体依次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但关于HBoV的报道大多数都属于回溯性研究,所以关于HBoV感染的作用机制、特点以及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2.2博卡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 包括多种呼吸道疾病, 但主要是指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 、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 等3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毒感染是诱发婴幼儿喘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新型的呼吸道病毒与婴幼儿喘息有关,尤其是博卡病毒感染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Tammi MT,Allander等[12-13]通过研究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时发现,HBoV在发生急性发作的喘息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检出率为19%,同时,还发现所有HBoV阳性的患者均有喘息和呼吸困难,这一研究表明HBoV感染与急性喘息具有密切相关性。近期,国内学者邓昱,刘恩梅等[14]对39 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研究,HBoV在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检出率为高达30%,其临床表现以持续喘息为主,并伴有发热、咳嗽。以上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HBoV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新型病原体,并与婴幼儿的喘息症状密切相关,最近有报道HBoV非结构蛋白NP1能够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从而致病。主要机制为:NP1与干扰素生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IRF-3相互作用,封闭其DNA结合域,干扰IRF-3与干扰素启动子区的结合,进而抑制干扰素的生成。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及临床表型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关注并深入研究。, http://www.100md.com(杜翠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01147-01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呼吸道发育尚不完善,使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喘息的产生是呼吸气流急速通过狭窄的气道时所产生的一种高调声音,发生感染时过多的分泌物产生使呼吸道狭窄,进而出现喘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症,其中主要包括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 、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常见病毒感染和新型病毒感染,而博卡病毒就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比较多的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相关的新型病毒。病毒首先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激活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而启动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引起呼吸道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分泌物大量增加而引起喘息发作。
1 呼吸道常见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RHV)、副流感病毒(PIV)等。其中婴幼儿期诱发喘息的病毒主要是RSV,在反复喘息的患儿中,RSV的检出率高达50%。而在喘息急性发作期的儿童其呼吸道内检测出的病毒,其中大部分为RHV。有学者认为,RHV通过感染诱导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呼吸道局部聚集,并激发上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白介素(IL-6、IL-8、IL-11)、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胺等,进而诱发婴幼儿喘息的急性发作[1]。PIV有四种血清型,其各型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PIV-3主要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其发病率仅次于RSV,而PIV-4只是引起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PIV-1和PIV-2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2 博卡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2.1人类博卡病毒 2005年Allander等[2]在研究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时发现了一种单链的、无胞膜的新型DNA病毒,归属于细小病毒科,并将这种新型的DNA病毒命名为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kavirus ,HBoV)。30多年来人们一直公认B19V是细小病毒科中唯一感染人类的病毒,而HBoV的发现,打破了这一理论。而博卡病毒属中,除了HBoV,还有牛博卡病毒(bovine parvovirus ,BPV)和犬博卡病毒(canine minute virus ,MVC)。随着研究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中国也发现了HBoV的感染,其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且年龄小于2岁为发病高峰。HBoV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轻的可引起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卡他症状,重的可有咳嗽、喘息、缺氧等细支气管炎、肺炎等表现。2006年Kesebir等[3]在研究22例HBoV的感染的病例中发现,有流涕者占90%,有发热者占70%,有喘息者占50%,有缺氧者占30%。随后Brieu N等[4]研究统计显示:HBoV感染导致的儿童疾病常见的有,喘息性支气管炎占55.8%,细支气管炎占22.1%,肺炎占15.4%;而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占72.1%,缺氧占55.8%,咳嗽占54.5%,喘息占34.5%,流涕占32.7%。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HBoV感染可能导致肠炎、急性腹泻等症状相关,这一特点与牛细小病毒和犬细小病毒类似,会引起宿主的胃肠道疾病[5- 6,15-16]。林峰,曾爱萍,Albuquerque MC等在研究儿童急性肠炎患时发现,患儿的粪便样品中HBoV DNA的检测率为0.8%~9.1%的,但是这些患儿通常伴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7- 8]。此外,尽管目前关于的HBoV研究主要集中于呼吸道感染,特别是HBoV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发生密切相关,而且相关研究都证实了在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甚至包括一部分重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标本中HBoV检出率较高,但常常多为混合病原感染,且比例高达90%以上[9]。国外学者Dove W等[10-11]的研究表明,在重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中HBoV检出率为21.7%,其中90%为混合感染。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体依次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但关于HBoV的报道大多数都属于回溯性研究,所以关于HBoV感染的作用机制、特点以及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2.2博卡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 包括多种呼吸道疾病, 但主要是指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 、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 等3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毒感染是诱发婴幼儿喘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新型的呼吸道病毒与婴幼儿喘息有关,尤其是博卡病毒感染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Tammi MT,Allander等[12-13]通过研究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时发现,HBoV在发生急性发作的喘息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检出率为19%,同时,还发现所有HBoV阳性的患者均有喘息和呼吸困难,这一研究表明HBoV感染与急性喘息具有密切相关性。近期,国内学者邓昱,刘恩梅等[14]对39 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研究,HBoV在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检出率为高达30%,其临床表现以持续喘息为主,并伴有发热、咳嗽。以上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HBoV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新型病原体,并与婴幼儿的喘息症状密切相关,最近有报道HBoV非结构蛋白NP1能够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从而致病。主要机制为:NP1与干扰素生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IRF-3相互作用,封闭其DNA结合域,干扰IRF-3与干扰素启动子区的结合,进而抑制干扰素的生成。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及临床表型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关注并深入研究。, http://www.100md.com(杜翠林)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