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43
编号:13697248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晏朝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炮制后不同中药理化性质分为5组,生物碱类组、甙类组、挥发油类组、鞣质类组和有机酸类组,并分析各组疗效。结果:炮制后中药疗效较好,各组有效率均在86%以上,其中甙类组、挥发油类组和鞣质类组疗效均在90%以上。结论:中药炮制方法可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方法;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99-02

    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其在中国人民防治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因某些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材疗效,并克服某些毒副反应,需要对药物进行炮制处理。本文就对含生物碱类药物、含甙类药物、含挥发油类药物和含鞣质类药物等不同理化性质的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为临床中药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7.6岁,其中生物碱类药物28例(生物碱类组),服用含甙类药物23例(甙类组),服用含挥发油类药物19例(挥发油类组),服用含鞣质类药物患者15例(鞣质类组),服用含有机酸类药物15例(有机酸类组)。

    1.2方法 所有药物的炮制方法均采用用水煎煮的方法进行炮制,取汁300~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后对疗效进行判定。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少数患者有轻微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甚至加重,或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16.0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对服用不同理化性质中药材的生物碱类组、甙类组、挥发油类组、鞣质类组以及有机酸类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均较高,总有效率均达86%以上,详见表1。

    表1 各组服用炮制类药物的临床疗效(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生物碱类组

    甙类组

    挥发油类组

    鞣质类组

    有机酸类组28

    23

    19

    15

    1516

    14

    10

    8

    79

    7

    8

    6

    63

    2

    1

    1

    28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