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43
编号:13696972
探讨三联疗法对不同类型的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刘玉容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字】三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60-02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慢性活动性炎症主要分布在胃窦区域被诊断为胃窦为主型胃炎,慢性活动性炎症主要分布在胃窦和胃体区域被诊断为全胃型胃炎[1]。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4例不同类型的Hp相关性胃炎进行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资料

    本组74例系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经临床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引起胃炎。其中男38例,女36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1.5岁。诊断为胃窦型胃炎34人,全胃型4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 方法

    74例进行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g每日两次的三联疗法治疗14d,在治疗完成后4~6周采用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查。

    1.3疗效评估

    胃镜检查时,从切迹角和胃体取活检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胃炎评估,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细菌密度的评估采用半定量分级:轻度、中度、重度。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完成后,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评估[2]。

    1.4 统计学处理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进行ITT分析和PP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