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43
编号:13697373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非融合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3
齿状突新鲜骨折,非融合钉棒固定。
     【摘 要】目的:Ⅱ型齿状突骨折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非融合固定治疗,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06 年1 月~2013 年11月收治18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男10例,女8 例;年龄17~78 岁,平均42 岁。全麻插管下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行植骨融合;术后随访1、2、3月复查X片,术后第6个月后每隔3月复查一次CT,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则安排行手术取出内固定器,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左右转约30°~45°,平均约42°。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旋转功能约恢复至50°~70°,平均约65°;随访6~8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旋转约80°~90°,平均约85°。结论: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非融合固定、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关键词】枢椎;齿状突新鲜骨折;非融合钉棒固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