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CT影像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的29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CT能够发现急性脑干出血,并能明确出血位置,提示预后。CT表现为脑干内不规则高密度灶18例,类圆形或圆形11例,CT值为58-75Hu;病灶边界清晰者19例,模糊者10例;发现脑干变形者有11例,第四脑室或脑干周围脑池受压变形者15例,脑干出血破入四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14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出血者13例。 结论:CT是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少量脑干出血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脑干 出血;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诊断;临床意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17-01
脑干出血占脑出血发病率的7%-10%,脑干是人体呼吸循环中枢,脑干内存在大量的神经核团、上下行纤维束及网状结构,在维持人的意识状态,调控运动、感觉及内脏活动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脑干出血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病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而且原发性脑干出血常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少量脑干出血时临床症状不典型,CT检查能获得正确诊断,为临床及早提供可靠治疗依据,使死亡率大大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2013年29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病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48岁, 17例有高血压病史,占59%。有卒中病史5例,有过脑干出血1例,有糖尿病史15例,心脏病史9例,安静状态下发病10例,原因不明1例。
1.2 扫描方法 用西门子Emotion16型全身CT机,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以听眦线为基线,连续扫描15~18层,层厚0.8cm,对脑干出血有疑问时,追加2.5mm或5mm薄层连续扫描1~3层。全部病例均于0.5~2小时内来我院行头颅CT检查,临床医师根据需要不定时行CT随诊复查。
2 结果
CT表现为脑干内不规则高密度灶18例,类圆形或圆形11例,CT值为58-75Hu;病灶边界清晰者19例,模糊者10例;发现脑干变形者有11例,第四脑室或脑干周围脑池受压变形者15例,脑干出血破入四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14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出血者13例。
3 讨论
3.1发病机制 许多作者认为原发性脑干出血在全部脑出血中相对少见,文献报道为6%-22%,脑干出血的发病原因与其他部位出血相似,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是由于脑的小深穿支血管发生脂质透明变性及微动脉瘤破裂渗漏所致[1]。多数动脉瘤是高血压性小动脉坏死所致。小动脉坏死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由此引起血管腔局限性扩张、内膜变性,管壁相当脆弱,它所形成的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即可引起大灶脑出血,微动脉瘤渗血可引起小造型脑出血。
3.2临床表现 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出血量的多少,临床表现不同,出血量较少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意识障碍不明显,主要症状有眩晕、呕吐,可伴不同程度肢体瘫痪或颅神经损害,容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确诊主要依靠头颅CT和MRI。出血量<2ml者,以桥脑出血最常见,预后良好;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眩晕、呕吐明显,多同时伴有颅神经损害,肢瘫也以桥脑出血常见,可波及脑干各个部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出血量>5ml,绝大多数起病后立刻昏迷,四肢瘫痪,有明显呼吸节律改变,伴眼球及瞳孔改变,出血多波及脑干的多个部位,死亡率极高。眼部体征主要表现有:双侧瞳孔缩小、双瞳不等大、双眼一侧凝视、分离性斜视、眼球浮动、闭锁综合征、一个半综合征等,这是由于脑干内部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外展神经核的同时还有与核间性眼肌麻痹有关的内侧纵束和桥脑水平侧视中枢等结构,且由于血肿或水肿常向四周扩散而使多项眼部体征可以同时出现,其中双侧瞳孔缩小这一典型脑干体征出现最多,系由于E-W核及其发出的纤维受到刺激性损害或眼交感神经纤维受到破坏性损害所致。运动功能障碍也是最多见的表现之一,典型的脑干损害引起的瘫痪是交叉性瘫痪。
3.3 CT影像表现 目前认为CT是早期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选择 ,CT影像上直接征象为脑干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中央区密度较高,向周围密度逐渐减低,边缘较模糊,另外常见脑干变形,其内可见小片状或团状高密度影,脑干周围池内亦可见出血,脑干出血部位的四脑室、周围脑池受压变形等改变;继发性脑干出血常合并其他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骨折等CT表现。
3.4临床意义 凡有下列情况者应提高警惕而及时进行CT检查:(1)突然头痛、头晕、呕吐者(2)瞳孔改变、眼球运动障碍;(3)意识障碍伴偏瘫,肢瘫。CT诊断时一是要认真分析中后颅窝和眶耳线以下层面的改变,二是主义与外伤性脑干出血相鉴别,后者除有明确外伤史外,CT影响上常见脑干变形,脑干周围池改变较原发性出血更为明显,且合并其他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骨折等改变,此外还需与肿瘤性出血、出血性梗死相鉴别。总之无论何种情况,脑干部位出血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小量的脑干出血症状轻微预后佳;出血量>5ml发病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昏迷、高热或体温不升,呼吸节律改变,提示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出血量>10ml预后极差。
4 结论
CT是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少量脑干出血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张苏明.唐洲平.脑出血临床研究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36:241., 百拇医药(刘洪震)
【关键词】脑干 出血;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诊断;临床意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17-01
脑干出血占脑出血发病率的7%-10%,脑干是人体呼吸循环中枢,脑干内存在大量的神经核团、上下行纤维束及网状结构,在维持人的意识状态,调控运动、感觉及内脏活动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脑干出血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病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而且原发性脑干出血常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少量脑干出血时临床症状不典型,CT检查能获得正确诊断,为临床及早提供可靠治疗依据,使死亡率大大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2013年29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病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48岁, 17例有高血压病史,占59%。有卒中病史5例,有过脑干出血1例,有糖尿病史15例,心脏病史9例,安静状态下发病10例,原因不明1例。
1.2 扫描方法 用西门子Emotion16型全身CT机,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以听眦线为基线,连续扫描15~18层,层厚0.8cm,对脑干出血有疑问时,追加2.5mm或5mm薄层连续扫描1~3层。全部病例均于0.5~2小时内来我院行头颅CT检查,临床医师根据需要不定时行CT随诊复查。
2 结果
CT表现为脑干内不规则高密度灶18例,类圆形或圆形11例,CT值为58-75Hu;病灶边界清晰者19例,模糊者10例;发现脑干变形者有11例,第四脑室或脑干周围脑池受压变形者15例,脑干出血破入四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14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出血者13例。
3 讨论
3.1发病机制 许多作者认为原发性脑干出血在全部脑出血中相对少见,文献报道为6%-22%,脑干出血的发病原因与其他部位出血相似,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是由于脑的小深穿支血管发生脂质透明变性及微动脉瘤破裂渗漏所致[1]。多数动脉瘤是高血压性小动脉坏死所致。小动脉坏死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由此引起血管腔局限性扩张、内膜变性,管壁相当脆弱,它所形成的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即可引起大灶脑出血,微动脉瘤渗血可引起小造型脑出血。
3.2临床表现 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出血量的多少,临床表现不同,出血量较少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意识障碍不明显,主要症状有眩晕、呕吐,可伴不同程度肢体瘫痪或颅神经损害,容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确诊主要依靠头颅CT和MRI。出血量<2ml者,以桥脑出血最常见,预后良好;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眩晕、呕吐明显,多同时伴有颅神经损害,肢瘫也以桥脑出血常见,可波及脑干各个部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出血量>5ml,绝大多数起病后立刻昏迷,四肢瘫痪,有明显呼吸节律改变,伴眼球及瞳孔改变,出血多波及脑干的多个部位,死亡率极高。眼部体征主要表现有:双侧瞳孔缩小、双瞳不等大、双眼一侧凝视、分离性斜视、眼球浮动、闭锁综合征、一个半综合征等,这是由于脑干内部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外展神经核的同时还有与核间性眼肌麻痹有关的内侧纵束和桥脑水平侧视中枢等结构,且由于血肿或水肿常向四周扩散而使多项眼部体征可以同时出现,其中双侧瞳孔缩小这一典型脑干体征出现最多,系由于E-W核及其发出的纤维受到刺激性损害或眼交感神经纤维受到破坏性损害所致。运动功能障碍也是最多见的表现之一,典型的脑干损害引起的瘫痪是交叉性瘫痪。
3.3 CT影像表现 目前认为CT是早期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选择 ,CT影像上直接征象为脑干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中央区密度较高,向周围密度逐渐减低,边缘较模糊,另外常见脑干变形,其内可见小片状或团状高密度影,脑干周围池内亦可见出血,脑干出血部位的四脑室、周围脑池受压变形等改变;继发性脑干出血常合并其他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骨折等CT表现。
3.4临床意义 凡有下列情况者应提高警惕而及时进行CT检查:(1)突然头痛、头晕、呕吐者(2)瞳孔改变、眼球运动障碍;(3)意识障碍伴偏瘫,肢瘫。CT诊断时一是要认真分析中后颅窝和眶耳线以下层面的改变,二是主义与外伤性脑干出血相鉴别,后者除有明确外伤史外,CT影响上常见脑干变形,脑干周围池改变较原发性出血更为明显,且合并其他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骨折等改变,此外还需与肿瘤性出血、出血性梗死相鉴别。总之无论何种情况,脑干部位出血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小量的脑干出血症状轻微预后佳;出血量>5ml发病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昏迷、高热或体温不升,呼吸节律改变,提示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出血量>10ml预后极差。
4 结论
CT是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少量脑干出血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张苏明.唐洲平.脑出血临床研究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36:241., 百拇医药(刘洪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