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4年第7期
编号:12811036
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第7期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积极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对48例老年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实施早期积极护理干预,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早期积极护理干预和及时的病情观察对策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诊断、早处理和患者的及早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02-02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患[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2sis,L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2]下肢LDVT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即血流速度缓慢、静脉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较高。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者小腿深静脉栓塞的机会40-80%,下肢近侧深静脉栓塞的机会为10-20%,致命性的肺梗塞为1-5%。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对外科手术后LDVT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龄、手术、损伤、恶性肿瘤、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明显增加[3]。为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12年1月2012年7月对76例老年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手术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胆囊切除者32例,胆管切开者40例,肝部分切除者4例,本组患者中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的3例,发生近侧深静脉栓塞的1例,无肺栓塞发生。

    1.2方法

    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以便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的合并症;术前至术后做好连续动态观察病情,做好患者整体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知医师做好处理;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以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2术前护理

    2.1健康宣教

    手术前健康宣教是对行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一项重要内容,向患者讲解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临床症状等相关知识,特别是患者术前合并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心功能障碍及术前有LDVT既往史的患者,术后LDVT形成的风险明显增高,需要更详细的进行讲解沟通,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嘱患者戒烟并讲解吸烟的危害性[4],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引起尿潴留便秘等。

    2.2心理护理

    因为老年患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所以对手术及术后的恢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担心手术本身的风险及预后的好坏,就产生一些抑郁焦虑等,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合适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术中护理

    由于手术、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失去收缩功能,使静脉回流减慢,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术中正确摆放患者体位,通过上肢静脉进行静脉输液及麻醉给药,下肢避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穿刺过多。避免患者下肢静脉受压特别是对一些高危病人术中应进行下肢按摩,预防血液淤滞[5]。

    4术后护理

    4.1术后监测与观察

    术后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患者症状及体征不甚明显,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术后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情况,假如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发硬,并在活动后加重,或患者皮肤出现潮红皮温增高,可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干预治疗。同时术后定期检测血常规及血凝四项,以便早发现早预防。

    4.2早期功能锻炼

    预防下肢深静脉的最佳措施为术后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6],卧床时给予患者被动的下肢肌肉锻炼,以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适当垫高下肢,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同时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当患者下肢肿胀明显地减轻后,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活动越早,LDVT发生的风险越小。锻炼的原则是:先健肢后患肢,次数由少到多、力量由弱到强,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4.3用药观察

    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处渗、出血情况;观察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情况;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散在出血点等现象,并检测出凝血时间。

    本组76例患者中,3例发生小腿深静脉栓塞的患者和1例发生近侧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和治疗,患肢肿胀疼痛消失,皮肤颜色正常,功能良好,治疗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血液滞缓、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卧床时间较长,肌肉张力降低,血流速度减慢,在疼痛肿胀及手术刺激等应激状态下,极易形成LDVT。据有关文献报道,在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卧床患者下肢LDVT的发生率可达住院患者的40%[7]。因此老年患者以预防为主的整体护理措施,按照整体护理操作程序,进行系统的动态的全方位的评估,积极预防,以利于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本次临床护理研究显示,经过积极系统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LDVT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4.

    [2] 覃爱雯.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7):594-595.

    [3] 范春阳,郝红,刘晓静.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0(12):69.

    [4] 席会文.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88.

    [5] 王玉珍,张红卫.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12,25(12):3359.

    [6] 毛厚平.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227.

    [7] 唐焦灿,张远华.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5):611., http://www.100md.com(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