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539366
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评价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8
     【摘 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城市人口中,冠心病占心脏病发病率的58%,急性冠心病突发事件年增长率3%、死亡率为64%,5年生存率仅50%~60%[1]。目前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突出成就是对缺血心肌血运重建,通过溶栓、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使血管再通,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治疗意义在于挽救缺血损伤但仍具有活性的心肌。对于确诊有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辨别可存活心肌和不可存活心肌,只伴有存活心肌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血运重建术后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症状和远期存活率才有显著改善。本文将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评价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心肌梗死;存活心肌;评价进展

    1 存活心肌的定义

    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可表现为非存活心肌和存活心肌两种状态。非存活心肌主要包括纤维化心肌、坏死心肌;存活心肌包括顿抑心肌、冬眠心肌及重伤心肌。顿抑心肌、冬眠心肌和重伤心肌是心肌在缺血状态下的不同表现,三种状态可单独或同时存在,有时很难鉴别。临床重点区分存活心肌与纤维化心肌、坏死心肌,而鉴别存活心肌的三种状态实际意义不大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