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909
编号:13850062
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09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现代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学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医护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就当前我国医学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医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25-02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每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现代医学来说同样如此,医学检验、电子病历、远程诊疗等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而实现的[1]。然而就当前医学院校在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面来看,特别是面向大中专学生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 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1.1 课程分布状况

    就某医学院校面向大专护理药剂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主要有如表1所示6门课程[2]。从课程分布来看,前四个学期中都有分布,其中前两个学期的主要是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等;从第三学期开始按设计职业类课程。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类课程相对来说数量并不多,而且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并没有非常清晰的体现出专业性;就该医学院很多各不相同医学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状况来看,几乎是相同的。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针对性不足。

    1.2教学模式

    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类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状况来看,课堂教授结合课上、课后实践的模式相对较多,但是往往讲授的时间偏长,而学生用于实践的时间过少。所以说,这种重讲授轻实训,重课堂轻预习和反馈的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均效果欠佳。

    1.3教材内容落后

    事实上,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材无论是版本还是教材都有广泛的选择,但是针对医学的教材,或说医学专业的信息技术类教材并不多。同时,教材的出版,相对于科技的发展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所以容易往往学生使用的教材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利于在工作中使用。

    2 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探讨

    2.1 建立“基础+职业+专业+选修”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是当今的前沿科技,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专业性非常精深,所以医学院校开设信息技术类课程,务必要紧密围绕学制、专业特色,选择针对性的,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满足学生兴趣的课程。“基础+职业+专业+选修”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正是基于上述目的而建立的[3]。低年级学生集中在信息化基础类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则重点集中在职业化的信息技术学习。具体来说,可以如下操作:(1)一年级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基础类课程和医学信息化基础类课程的学习,突出基础性,诸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医学文献检索”、“医学信息技术”等等;(2)二年级逐渐将学习的重点过渡到医学专业性信息技术的学习,突出职业性,诸如“医学信息学”、“病案管理学”、“医学统计与应用”等等;(3)三年级开始信息技术类课程应集中在符合学生专业特色的课程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突出课程的专业性,更好的学生日后的专业工作服务。(4)同时应当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两门以上信息技术类课程,诸如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开发之类,以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专业所需的信息化能力和技术,又具备相对较好的信息化素养为后续信息化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强化实训环节,增加实训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类课程来说,务必要重视其实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一味依靠课堂,而是要强化实训环节。特别对于大专院校学生來说,更需要给与充分的实训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实操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训机会,诸如要强化电子作业、录屏作业的比重,考核要紧密围绕操作能力展开。另一方面,教学环节中应增加实训课时,甚至实训课时应当超出理论课时,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2.3 编写适合教材,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优秀的教材是保证教学的基础,针对当前专业性教材不足,教材相对滞后的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强化。一方面,基于专业特色编写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类教材,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整合性,突出医学专业特色,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个教师或单所学校就能承担的,而是需要更高层面的重视和统筹。另一方面,教师可有效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制作符合教学所需的教学材料;这对课程所涉及的前沿技术,结合本专业的特色,教师可为学生制造更新根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3 小结

    综上所述,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对于当前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满足信息时代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颜鲁合,王志宏,刘晖,赵鲲鹏.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05):537-541.

    [2]韩忠东,马华,郑鹏.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01):137-139+146.

    [3]钱海,赵海军.医学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项目式教学探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02):7-9., 百拇医药(王志臣 张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