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之友.爱侣》 > 201412
编号:13656966
易被误解的教育关键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家庭之友·爱侣》 201412
     尊重

    尊重,是指尊重孩子的个体权利和成长体验,而不是顺从孩子的所有行为和要求。

    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家庭成员之间有明确的长幼尊卑关系,并且要求幼者和卑者顺从长者和尊者。自从“儿童”的内涵被发现,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差异被认可,教育者们提出儿童的独特性以及权利要得到尊重。因此,在当下家庭教育的语境里,“尊重”则非常强调父母尊重孩子。这是教育观念的一种进步,但这种理念上的进步,在传播和实践中却常被误读误用。不少父母认为要尊重孩子,就是要事事听从孩子的意见。曾经有一个极端的事件:美国的亿万富翁托马斯带着孩子乘坐直升飞机,5岁的女儿执意坐副驾驶的位置,托马斯抱着女儿坐过去,女儿并没有老老实实坐着,父亲多次提醒,女儿都不听,结果女儿踢了飞机的操作系统,导致操作系统失灵,飞机坠毁,全家遇难。这件事当然很极端,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父母都会跟这位父亲一样对孩子事事顺从。

    我们应该还尊重以真实的面目,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感受,比如要尊重孩子表达的见解和主张、感受和情绪以及提出的要求,而不能认为孩子的见解不屑一顾,孩子的感受不值一提,孩子的情绪不能表达,甚至直接否定孩子。比如孩子想看电视的要求是要被尊重的,他可以提这样的要求。同不同意要看这个要求是出于过度的欲望还是成长中的正当需求,若是前者当然得细加考虑。此外,如果他提要求时伴随的行为是拳打脚踢,骂人摔东西,那么这种行为则需要被纠正,这是父母应该担负的责任。
, 百拇医药
    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历程和体验,这是极易被已长大成人的父母忽视的。比如,孩子犯错误,或者某些事情总是做不好,这是他生命成长的正常历程,需要被尊重。现实状况是,很多父母看不得孩子犯错误,孩子事情做得不理想就着急,全然忘记自己也曾经如此不堪过,而是直接以自己现在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其实不是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而是对孩子生命历程和完整体验的不尊重。

    因此,尊重,是尊重孩子个体的权利和成长体验,而不是顺从所有行为和要求。

    自由

    自由,是给孩子遵照内心感受去选择的机会,但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

    随着“爱和自由”这一教育理念的传播与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识到给孩子自由的重要性,尤其是当回忆起自己当年被束缚的感觉时,更是补偿性地给孩子自由。可是,现实生活中自由常被误解误用。
, http://www.100md.com
    有一位妈妈,是“散养”的拥护者,她在孩子6岁之前,给孩子极大的自由,什么都不要求他做,也不束缚他,什么事情都让他自由选择,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幼儿园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放学后,想在外面玩多久就玩多久,可以说是放任自流。结果到了小学时,他感到严重的不适应,因为在小学里,很多事情都事关集体荣誉,不再只是个人喜好。比如他不爱戴校徽,影响班级的综合考评分数,被全班同学指责。更为可悲的是,这位妈妈将自由与放任等同,以自由的名义放任自流的同时,也给自己极大的自由,特别忽视跟孩子沟通,不去关注孩子的内心声音,也未曾蹲下来倾听孩子的需求,跟孩子关系疏远。当孩子在小学碰到适应困难的时候,她束手无策,不知怎么跟孩子谈话,问什么孩子都不说。

    自由是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遵从内心感受地去取舍。人终究是活在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规则同时存在,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极为不明智。“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但你的自由不能影响人家的自由,对于他人的自由来说,你就是在“枷锁”中的。因此,我们不妨认为父母应该给孩子的自由也是“枷锁”中的自由。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童年对自由的丧失而加倍补偿给孩子,也不可无限放大自由的尺度,让孩子在面临社会提供的真实自由面前不断碰壁。
, 百拇医药
    陪伴

    陪伴,不是简单地机械共处或干涉,而是共处并保持心灵的共振与交融。

    陪伴,这个词读来有温情脉脉之感,让人喜欢,很多教育者呼吁,父母应多陪伴孩子,现实中,有很多父母也在努力抽时间陪伴孩子,但以下的事情却不少见,这些可以被称作陪伴吗?

    傍晚,爸爸下班回家,儿子也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带着工作劳累的爸爸扔下包掏出手机,卧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微信。儿子拿一个玩具车在沙发边玩起来,一会儿,儿子对爸爸说:“爸爸,你跟我一起玩消防车救火的游戏吧,我当消防员,你当……”看爸爸毫无反应,儿子问:“爸爸,你听我说话没?”爸爸遂将眼睛从屏幕上移开:“儿子,你自己玩吧,爸爸不玩,爸爸在这儿陪你。”

    在书房里,女儿正在画画,妈妈坐在旁边看着女儿,神情专注。一会儿,妈妈说:“宝贝,你能不能画朵红色小花呢,蓝色的花很少见呢。”一会儿,妈妈说:“宝贝,你看你涂得很不认真,总是涂得这么快,颜色都涂到外面去了。”一会儿,妈妈又说:“你能不能在天空中加几朵白云呢,天上有白云才好看,这光秃秃的多不好呀……”孩子听着妈妈的指挥,放下这支笔拿起那支笔,忙得不亦乐乎。接着妈妈还说:“以后多向小歌学画画,她画得可好了。”孩子最后彩笔一扔,不画了。

    这两个场景是陪伴吗?不是。前者确切地说是机械地共处,只是在物理空间上在一起,甚至儿子邀请都不参与,缺乏心灵的交融。后者则是教育与干涉,也不是陪伴。

    那么陪伴是什么呢?陪伴是在一起,保持心灵的共振与交融。因为共振,所以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感,因此能做到对孩子的干预很节制,给孩子的帮助及时而又隐秘,更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种帮助的可能性,等候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这里,可以随时分享,随时求助,或者父母只是待在一边,默默流露爱意。, 百拇医药(胡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