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疗法;研究概况【中图分类号】 R426 【文献标识码】 B
反流性食管炎(flux esophagitis 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炎性病变的一种疾病。重者可引起食管溃疡或者食管狭窄,甚至会引起癌变。该病的症状主要为胸骨后部疼痛、灼热、恶心、泛酸、呕吐等[1]。由于本病的发病率高,1998年秋罗马国际会议及1990年秋悉尼世界消化大会均为会议重要课题。虽然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其副作用较多,例如长期地服用西药会干扰可Fe2+的吸收,或引起肾功能损害等。而中医、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不但疗效突出,而且副作用少。现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的综述,以促进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反流性食管炎及胃食管反流病这一名词,根据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痛、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嗳气等,当属中医“吐酸”、“胃脘痛”、“反胃”、“吞酸”、“梅核气”、“噎膈”等范畴。病位主要在食管,却关乎中焦脾胃,《难经集注》称之为“胃之系”,胃为水谷之海,与脾共司升清降浊,食管的功能通过蠕动将食物送至胃中,传化物而不藏,通降为顺,故应属于“胃”的范畴。《素问·玄机》曰: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指出反酸与肝木有关。《杂病源流犀烛》曰“吞酸者。郁滞日久,伏于脾胃间,不能自出,又咽不下。倘肌表复遇风寒,则内热愈甚,而酸味则刺心”。外邪犯胃,影响胃之和降,从而出现胃气郁滞,郁则化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