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与保健》 > 20146
编号:13679250
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医药与保健》 20146
     【摘 要】 自1996年问世以来,瑞芬太尼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镇痛药。而随着其临床使用的增多,其呼吸抑制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本文对瑞芬太尼诱发呼吸抑制相关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瑞芬太尼;呼吸抑制μ受体

    【中图分类号】 R974【文献标识码】 B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芬太尼族类的镇痛药引起的呼吸功能抑制都较为相似,主要表现为呼吸驱动力的减弱、呼吸时间的延长、呼吸频率减慢,从而引起氧饱和度下降和对CO2敏感性下降等方面。但是,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情况又稍有不同。其中,瑞芬太尼对呼吸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型,且与其他的阿片类麻醉药物相比,瑞芬太尼属于更加强效的μ受体激动剂,这种靶向明确的受体激动作用可能是其引起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的原因[1,2]。本文将就瑞芬太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情况做出综述。

    1影响呼吸道黏液纤毛运输系统

    患者在全麻后,呼吸道的黏液纤毛运输系统将会成为最主要的防御系统。其中,气道黏液的分泌和纤毛摆动的协同作用,能够阻挡可吸入的有害粒子和病原微生物,而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纤毛的摆动是这种防御屏障的驱动力。气道粘膜内有阿片肽的结合位点,阿片肽通过μ受体介导而在呼吸道内产生抑制黏液分泌和降低纤毛摆动频率的作用。王晓芳等[3]设计实验探究阿片类镇痛药离体兔气管上皮纤毛摆动频率(CBF)的影响,发现芬太尼、舒芬太尼没有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