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摘 要】 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中,病理学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病理学这门课自身的特点,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等章节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为此,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实验教材、实验设计、多媒体技术、第二课堂的引进和实验课的考核体系建立五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36 【文献标识码】 B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是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过程中的形态、机能、代谢变化和三者间的联系,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病理学这门课自身的特点,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掌握[1]。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们在教学中加大了实验课比重,增加了实习课内容,采用了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效果大为改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把多年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提出来进行探讨。
1 一本好的实验教材可以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尚无统编的病理学实验教材。随着病理学学术前沿的内容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处在不断更新中,因此教材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前沿,有滞后性。鉴于此,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尽量与之同步。所以我们以新版本教材为依托,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编写实习课教材。除了保留原教材的内容外,增加了病理切片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内容。同时添补了大量的以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病理诊断的组织学图谱和病案分析案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