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 vs 76.9%,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创锥颅软通道;高血压脑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22.15+1 【文献标识码】 A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压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其中以高血压病最为常见。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大多因为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发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1]。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有适应症[2]。随着近年来微创医学的发展,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的开展越来越多,其微创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我院近年来使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男18例,女8例;年龄36-72岁,平均(59.2±6.8)岁;脑叶出血5例,丘脑出血14例,基底节区出血3例,脑室4例。观察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8-71岁,平均(58.8±6.2)岁;脑叶出血6例,丘脑出血13例,基底节区出血4例,脑室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在CT引导下由距离血肿最近的位置作一长约3cm的切口,到达骨膜后撑开头皮钻孔后将骨窗扩大为直径约3.5cm。切开硬脑膜后穿刺血肿并抽液,抽取完毕后向血肿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多孔硅胶引流管。观察组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在CT引导下确定血肿最大层面及穿刺点。局部麻醉后用锥穿透颅骨,将9号硬膜外穿刺针刺入硬脑膜,扩大脑膜开口并插入引流管,首先吸取血肿的30%-50%,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固定引流管接通三通阀后连接颅脑外引流器,注入尿激酶5000U及5ml生理盐水使血凝块液化,关闭引流管2-6h后开放。定期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情况,适时拔出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 vs 76.9%,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颅内感染1例、继发性颅内出血1例,总发生率为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且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研究显示其死亡率高达30%以上,即使存活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遗留各种后遗症状[3]。脑出血后因为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甚至坏死,使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形成大量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血管痉挛,加重患者的症状。为挽救患者生命,除了应用药物治疗,还要尽可能的清除颅内血肿,接触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最大限度的保护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预防继发性脑水肿[4]。传统的开颅清除血肿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对机体创伤大,容易伤及脑组织,且术后容易残留血肿,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微创锥颅手术是近年来开展较多的新型术式,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点。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 vs 76.9%,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多在出血后6-24h以内,不主张在6h以内进行手术。在置入引流管时要把握好深度和角度,确保引流管侧孔处于血肿的中心地带。对于一些较大的血肿可以因为血肿清除后脑组织移位而导致引流管的远端的血肿不能清除,常常需要重新置入引流管。对于手术适应症的把握一般遵循大脑半球出血量>30ml、小脑出血>10ml,且无脑疝发生者。出血破入脑室者可经额部脑室前角引流,若患者出现脑疝则宜选择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处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和生理盐水冲洗液降解纤维蛋白原凝块,提高血管的ADP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产生溶栓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5]。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长存,闫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尼莫地平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0,30(2)::45-46.
[2] 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3] 文桢.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133-134.
[4] 来怡农,梁合,梁振强.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208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6):76-77.
[5] 黄玉同,李学成.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92., 百拇医药(张荣申 潘建胜 罗磊)
【关键词】 微创锥颅软通道;高血压脑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22.15+1 【文献标识码】 A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压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其中以高血压病最为常见。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大多因为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发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1]。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有适应症[2]。随着近年来微创医学的发展,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的开展越来越多,其微创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我院近年来使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男18例,女8例;年龄36-72岁,平均(59.2±6.8)岁;脑叶出血5例,丘脑出血14例,基底节区出血3例,脑室4例。观察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8-71岁,平均(58.8±6.2)岁;脑叶出血6例,丘脑出血13例,基底节区出血4例,脑室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在CT引导下由距离血肿最近的位置作一长约3cm的切口,到达骨膜后撑开头皮钻孔后将骨窗扩大为直径约3.5cm。切开硬脑膜后穿刺血肿并抽液,抽取完毕后向血肿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多孔硅胶引流管。观察组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在CT引导下确定血肿最大层面及穿刺点。局部麻醉后用锥穿透颅骨,将9号硬膜外穿刺针刺入硬脑膜,扩大脑膜开口并插入引流管,首先吸取血肿的30%-50%,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固定引流管接通三通阀后连接颅脑外引流器,注入尿激酶5000U及5ml生理盐水使血凝块液化,关闭引流管2-6h后开放。定期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情况,适时拔出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 vs 76.9%,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颅内感染1例、继发性颅内出血1例,总发生率为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且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研究显示其死亡率高达30%以上,即使存活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遗留各种后遗症状[3]。脑出血后因为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甚至坏死,使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形成大量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血管痉挛,加重患者的症状。为挽救患者生命,除了应用药物治疗,还要尽可能的清除颅内血肿,接触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最大限度的保护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预防继发性脑水肿[4]。传统的开颅清除血肿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对机体创伤大,容易伤及脑组织,且术后容易残留血肿,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微创锥颅手术是近年来开展较多的新型术式,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点。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 vs 76.9%,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多在出血后6-24h以内,不主张在6h以内进行手术。在置入引流管时要把握好深度和角度,确保引流管侧孔处于血肿的中心地带。对于一些较大的血肿可以因为血肿清除后脑组织移位而导致引流管的远端的血肿不能清除,常常需要重新置入引流管。对于手术适应症的把握一般遵循大脑半球出血量>30ml、小脑出血>10ml,且无脑疝发生者。出血破入脑室者可经额部脑室前角引流,若患者出现脑疝则宜选择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处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和生理盐水冲洗液降解纤维蛋白原凝块,提高血管的ADP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产生溶栓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5]。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长存,闫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尼莫地平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0,30(2)::45-46.
[2] 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3] 文桢.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133-134.
[4] 来怡农,梁合,梁振强.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208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6):76-77.
[5] 黄玉同,李学成.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92., 百拇医药(张荣申 潘建胜 罗磊)